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生态文明建设编辑最新精选.docx / 文档详情
生态文明建设编辑最新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9万字
约33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态文明建设编辑最新精选.docx

生态文明建设编辑最新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理论历程与生态文明建设思路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生态指的是生物群落的生存状态,包括一个生物群落与其他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勒进而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生态环境。1944年,日本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学者梅棹忠夫,多次在亚洲、非洲、欧洲各地从事民族学考察,是世界上最早用生态史观研究人类文明史的学者。1957年,他利用考察获得的资料,以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文明史的规律,发表了《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一文。1967年,《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出版,他提出的生态史观,重视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对文明史进程的重要作用。1988年3月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了王子今译的《文明的生态史观》中译本。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1962)可以说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是生态学新纪元的开始。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等教授撰写《增长的极限》,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引发了增长的极限大讨论。1972年,约瑟夫•密克尔(Joseph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ComedyofSurvival:StudiesinLiterary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主张“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要“细致并真诚地审视和发掘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格尔摩召开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78年,威廉•鲁克特(WilliamRueckert)在其论文《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验》(“LiteratureandEcology:AnExperimentinEcocriticism”)中首先使用了“生态批评”这一批评术语,提出“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学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的观点。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4年前苏联环境学家首先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第2期《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一文),但他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仅仅是人类进一步发展到重视我们生存的生态状况。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该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87年,我国生态学家叶谦吉在中国首次明确“生态文明”的概念,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刘思华提出“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内在统一”的观点。1988年,刘宗超、刘粤生在“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一文中首次从天文地质对地球表层影响的角度提出要确立“全球生态意识和全球生态文明观”,此文发表在《自然杂志》1991年第6期;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1992年,中国国家级《21世纪议程》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的概念,真正把生态文明看作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式。1996年,“九五”计划(1996~2000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同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的两项基本战略,并以这两项战略来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存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997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刘宗超主持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生态文明丛书》第一册《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一书,首次提出“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先进的社会文明形态”。1999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刘湘溶的《生态文明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蓝红主编的《生态文明论》,《当代生态农业》。2000年第1期发表王如松的“论生态革命走向生态文明”,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刘宗超等人的《生态文明观与全球资源共享》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生态文明建设编辑最新精选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