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精选.docx / 文档详情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2万字
约39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精选.docx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第一篇: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近期,“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这些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词语迅速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党十八大报告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话题。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地位的提高,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同时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愈发重视,以及对生态发展规律认识的更加深刻。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础,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也说明了我们对持续发展的规律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的认识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道路。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与关注不由引发我的思考: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党和国家要将生态文明提升到这样一个高度?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与传统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似乎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生态文明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它提倡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从根本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面临着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人们开始渴望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出现。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对这种要求的积极回应,它倡导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保护好地球。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突飞猛进。然而,当中国的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的同时,也日益面临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的困扰。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当中国基本上摆脱了贫穷与落后,当国人的钱包日益鼓起来的时候,人们也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物质生活的丰富与否并不是衡量生活质量优劣的全部,并不能说人们就过上了好日子,就说人民幸福了。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适宜居住的环境以及放心的食品也是幸福生活的必备要素。因此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纵观整个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的进程中都不同程度的遭遇到了环境问题。1930年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大量牲畜死亡。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因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化学烟雾,致使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幅上升。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1953—1956年的水俣病事件,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被汞污染并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竟高达38%。如今的中国已超越英、法、德、日,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已集中体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开始越来越频繁的影响着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一些重点水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这些现象都敲响了保护自然的警钟。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我国生态环境整体处于恶化趋势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扭转,其造成的损失及负面影响还在扩大。水体、土壤、生物、空气等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各要素的综合支持,需要我们共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或许有人会讲,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把生态文明提升到如此之高度,势必会影响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这种说法看似正确,实则不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足和生态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经济建设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即使一时搞上去最终也要付出相当沉重的环境代价。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要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而是要超越和扬弃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全面提升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这样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促进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精选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