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生物教育论文.docx / 文档详情
生物教育论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4.2万字
约71页
0
6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教育论文.docx

生物教育论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教育论文

第一篇:生物教育论文谈谈初中生物中的素质教育学校: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班级:生物教育2班姓名:钱海燕学号:25摘要:素质教育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每位教师所面临的崭新课题。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感情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关键词:初中生物素质教育前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无论是新课标的制定,新课程目标的设置还是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都应紧紧围绕这个核心理念而展开。实施素质教育现在已成为目前教育面向未来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生物学科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素质教育应成为生物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生物学知识体系是千百年来无数科学家经过对自然界进行艰苦卓绝地探讨所积累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科学家勇于追求真理、立志造福人类的思想境界及意志行为作为素材,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明显的激励示范作用。例如,在初中“探讨生物奥秘',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能写出《本草纲目》?我们应向李时珍学习什么?又如,在讲”沙眼防“,时,向学生介绍第一个发现沙眼衣原体的我国科学家汤凡的事迹。他拒绝外国著名优厚待遇相邀,但他坚持留在国内,为了搞清沙眼病原体,他不惜在自己的身上做实验,终取得成功,于是国际防治组织授予他沙眼金质奖。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畅谈中华民族在生物学、医学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我中华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对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以及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又构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由各种有机结构有序组合成具备一定生命活动功能的细胞,然后由多种细胞构成一个完整生命体的串讲,对学生进行辨证统一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发展变化等观点的教育,从而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等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把书本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探究性学习,模拟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路及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体会自己当科学家的快感,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热情。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就是理论猜想、实验验证得到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表达性、可遗传的变异性”,围绕遗传物质的特征,启发学生思考生物体细胞中哪种物质具有上述特征,并指导学生分析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认识到细胞中的染色体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理论猜想染色体可能是遗传物质,但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究竟是DNA还是蛋白质呢?科学家的实验是: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DNA与蛋白质的作用。分析完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和实验设计思路后,又回到教材中,学习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所做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得出了“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变化的遗传物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信服这一结果,因为艾弗里的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如何解决该问题呢?赫尔希和蔡斯用一种病毒——大肠杆菌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更具说服力的实验。证明了“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这样就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质疑、讨论、辩论、练习,甚至是自己组织”游戏“"对话”“角色扮演”等,积极尝试以探索为主的“探究式”“发现式”“主动式”学习。例如,在“骨的成分”之教学中,在学生实验(自学)后,教师问:用手捻一捻燃烧骨的感觉?学生回答:质硬。教师追问:被燃烧的是什么物质?剩下不能燃烧的是什么物质?学生讨论辩论,然后回答:被燃烧的是有机物,剩下不能燃烧的是无机物。学生质疑:经稀盐酸浸泡的另一块骨后剩下的是什么物质呢?学生讨论、辩论,然后回答:有机物。教师又追问:用手使其弯曲有什么特性?学生自己动手,然后回答:柔韧并可打结。教师过渡:现在,哪个同学能全面归纳一下骨有什么成分和物理特性?话没落音,几乎全班的同学自豪地高高地举起自己的手,争先恐后地回答,此时真有水到渠成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生物教育论文

文档大小:6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