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生物化学总结.docx / 文档详情
生物化学总结.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7.3万字
约122页
0
9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化学总结.docx

生物化学总结.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化学总结

第一篇:生物化学总结一、符号题1、GSH:还原性谷胱甘肽,是某些酶的辅酶,在体内氧化还原作用中起重要作用。2、DNFB:2,4-二硝基氟苯,可以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稳定的2,4-二硝基苯氨酸,可用于肽的N端氨基酸测定。3、PI:等电点,指两性电解质所带净电荷为零时外界溶液的PH值。4、cAMP:3,5-环腺苷酸,第二信使,在激素调节中起作用。5、Cgmp:3,5-环鸟苷酸,第二信使,在激素调节中起作用。6、Ta:退火温度,使变性的DNA缓慢冷却使其复性时的温度,一般以低于变性温度Tm20-25为宜。7、tRNA:转移核糖核酸,与氨基酸结合,携带氨基酸进入mRNA-核糖体复合物的特定位置用于蛋白质合成。8、hnRNA:核内不均一RNA。mRNA的前体,加工后可转变为mRNA。9、CoASH:辅酶A,乙酰基团载体。10、NAD(P)+: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脱氢酶的辅酶,为脱氢反应转移H原子或者电子。11、NADP: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还原力,为生物体合成反应提供[H].12、FMN: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的辅基。13、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的辅基。14、THF/FH4:四氢叶酸,一碳单位的载体。15、TPP:焦磷酸硫胺素,脱羧酶的辅酶。16、PLP:磷酸吡哆醛,转氨酶的辅酶。17、Km:米氏常数,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18、UDO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合成蔗糖时葡萄糖的供体19、ADPG:腺苷二磷酸葡萄糖,合成淀粉时葡萄糖的供体20、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含高能磷酸键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糖酵解中生成21、HMP: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细胞所需的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特殊物质nadph和5-磷酸核糖。22、G-1-P:葡萄糖-1-磷酸,由葡萄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生成,不含高能键。23、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细胞外DNA分子克隆或无细胞DNA分子克隆。24、SSB:单链结合蛋白,DNA复制时与解链的单链DNA结合防止其复性。25、Met:甲流氨酸,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26、ACP:酰基载体蛋白,脂肪酸合成中起载体运输作用。27、PRPP:5-磷酸核糖焦磷酸,核酸生物合成中作为戊糖的供体。28、Imp:次黄嘌呤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29、Xmp:黄嘌呤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与分解的中间产物。二、名词解释1、氨基酸等电点:在一定的PH下,氨基酸上的氨基和羧基的解离度相等,氨基酸所带的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的PH称为氨基酸等电点。2、蛋白质空间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分布和肽键走向;是以一级结构为基础的。3、蛋白质变性:天然蛋白质易受物理和化学因素影响,其分子内部原有的高度规律性结构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有所改变,但并不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破坏。主要标志是生物学功能丧失。4、盐析作用:一定浓度的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的盐使蛋白质沉淀。5、生物活性肽: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或具有某些生理活性的寡肽和多肽的总称。6、碱基互补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和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和A=T之间进行,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叫碱基互补规律。7、碱基堆积力: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对平面垂直于中心轴,层叠于双螺旋的内侧,相邻疏水性碱基在旋进中彼此堆积在一起相互吸引形成的作用力。主要是指碱基平面的范德华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的总称。8、增色效应:核酸变性后在260nm处紫外吸收值增加的现象称为增色效应。9、溶解温度(Tm):DNA变性时一般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发生,通常把热变性温度的中点称为溶解温度,即紫外吸收的增加量达到最大量一半时的温度。10、活性部位: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11、米氏常数:酶耳的特征性物理常数,含义是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底物的浓度。12、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与底物竞争与酶结合,当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就妨碍了底物与酶结合,减少了酶的作用机会,因而降低了酶活力,这种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13、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和底物可同时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妨碍底物与酶结合,但形成的酶-底物-抑制剂三元复合物不能发生反应,这种抑制称为非竞争性抑制剂。14、酶的最适温度(PH):在一定条件下,一种酶在某一定温度(PH)其活力最大,这个温度称酶的最适温度(PH).15、酶原的激活:酶原在一定条件下经适当物质作用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实质上是酶活性部位形成或者暴露的过程。1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17、全酶:全酶=酶蛋白+辅因子;两者结合成完整的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生物化学总结

文档大小:9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