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反思 第一篇: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反思《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反思本节是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到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并且学生了解到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结构决定功能,因此本节将深入探讨生物膜的结构,本节的重点是利用资料和模型尝试让学生自己构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过程。资料一: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凡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资料二: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并且发现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师:从资料1和2中我们可以知道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生:脂质和蛋白质资料三: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师: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到怎样的推论?生: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教师介绍磷脂分子的结构并且提出问题让学生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并且画出来师:细胞膜的两侧都有水环境存在,同学们尝试着大胆的推测和想像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是怎样排布的呢?生:资料四:1959年,罗伯特森用超薄切片技术获得了清晰的细胞膜电镜下的照片,显示暗-亮-暗三层结构。资料五:1970年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资料六:蛋白质分子存在形态有有镶在表面、嵌入、横跨三种,外侧的蛋白质分子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师:请学生构建生物结构,并画出来生:本节课以资料和问题为纽带,让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思考与讨论,亲身体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科学领域没有终极真理,质疑和争论不仅是正常的,而且能促进科学的进步。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活跃了课堂气氛。将一些本来不太好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这节课让我深深感到:要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真正地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师的诱导下,能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同时培养立德树人的美育。第二篇:《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反思《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一节内容,我主要通过前期精心的设计特别是在分析科学家的代表性实验上重点下功夫,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掌握相关知识,重点培养学生依据实验现象推理分析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动态图片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先展示一种常见的材料——弹力布,让学生判断是否可以作为制备生物膜的材料并说明理由。进而再引导其他同学思考“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吗?”这么做一方面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思考。实践证明,学生能说出鸡蛋的卵壳膜与细胞膜功能相近,可作为细胞膜的制备材料等实例,说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层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适时、恰当地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帮助并使其能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其次在本节的教学设计上应主要突出科学史实教育。我将多位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加工成一连串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模拟几个代表性实验的过程,体会从实验现象——提出假说——进一步验证完善——不断发展的科学方法。学生通过体验科学家研究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认识到科学发现的漫长和不易,进而正确认识实验技术手段的进步在促进科学研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学生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静态模型与多媒体动画展示的动态模型结合起来,共同总结并归纳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一静一动,相得益彰。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生物膜模型,还结合多媒体的优势掌握了生物膜的真实结构。既锻炼了自己动脑动手能力又使自己的推理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这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高一学生不易理解,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进而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我在设计时既有小组讨论学习,又注意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制作模型等手段让学生进行动脑、动手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在落实新课程标准实现三维目标的要求。课堂上,学生的配合情况让我很满意,只是自己在开头时有点紧张,对于一些问题衔接方面处理的不是很好,最后,由于时间紧张没有来得及处理随堂练习题,课堂环节有所遗漏,下次需要引起注意。第三篇:《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案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案例【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45-01一、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人教

书生****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