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docx / 文档详情
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9.2千字
约16页
0
2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docx

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梁河县芒东中学赵兴飞)在本次“国培”学习过程中,我认真收看了谭家蓉老师所做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的讲座,对课程资源及课程资源的开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课程资源就是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例如,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室、生活经验等,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经验,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选择、富有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下是我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体会。一、灵活运用学生自己的经验,激发学生兴趣农村地区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大多都是生在农村,都做过农活,从小接触鸡、鸭、鹅、猪、牛、马等动物,也熟悉水稻、小麦、甘蔗、烟草等农作物,甚至有些还懂得他们的生活习性,懂得怎样播种,怎样松土,怎样防治病虫害。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特别是某些方面有特殊经验的学生,把这些宝贵的经验运用到学习上来。例如,在讲“扦插材料的处理”时,同学们给我介绍了甘蔗的种植和杨柳的扦插。有些同学提出异议,认为甘蔗的种植不属于扦插,我抓住机会让他们比较两者的异同,最后我们一起得出:甘蔗的种植方式也属于扦插。学生中有很多的生物实验材料可以利用。例如,我在讲“观察种子的结构”这个实验时同学们就从家里带来了好几种种子,有菜豆种子、玉米种子、黄瓜种子、水稻种子等等观察起来大家也很感兴趣。在讲到鸟类的特征时,有位同学还带来了一只家养的小鸡,许多同学对家鸽也很熟悉,所以同学们很容易接受,效果很好。二、生物实验作为课程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发觉好多学生喜爱生物,是从喜欢生物实验开始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生物实验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拓展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授微观结构细胞时,采用实验法让学生把自己的口腔上皮制作成装片进行观察,绘制出细胞的形态结构图,这样直观的认识细胞使学生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使他们感受到细胞的真实存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又如,在学习鸟卵的结构时,让学生每人自带一颗鸡蛋,在课上边观察、边学习鸟卵的内部结构,鸡蛋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但没有几个学生认真观察过它内部复杂的结构,课上学生亲自观察后不禁感叹:仅仅一颗小小的鸡蛋都有如此多的奥秘,尤其是卵黄上不起眼的胚盘,尽然是可以发育成雏鸟,这样在不经意间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三、“科学、人文”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点”“科学、人文”的学习氛围即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是主体发展的前提。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动点”。如在讲《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时,让同学们观察课前准备的全家福照片,然后畅谈一下自己的外貌与父母之间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然后再问:“妈妈是不是吧自己的具体性状传给孩子的?”在这样一个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中,通过短短几分钟的交流,让课堂很好的贴近实际生活,不但复习了上节课的重点内容,又很自然地点拨出本节的主要话题:基因是如何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此时,师生的关系已经拉近,在不知不觉中已激发了学生“动点”。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此时自然引出课题,再顺势启发,放飞学生心灵。整节课大家在快乐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四、重视网络课程资源,启迪心灵,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仅靠有限的书面材料难以满足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求和教学的需要。充分重视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从互联网上即可获得越来越多的生物科学进展的最新信息,还可获得动植物的趣闻、图片、视频、课件等生物科学教育资源,经过自己的筛选和简单加工应用到生物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教学中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例如:通过为什么父母小时候不能天天吃大米饭而我们能吃到,收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资料;通过感冒时要注射青霉素,收集弗来明及青霉素的发现资料;通过糖尿病人需要注射胰岛素,收集班廷及胰岛素的发现资料;通过探究人类的起源,收集达尔文及进化论资料。通过搜集资料,学生从科学家身上学到了勇于探索、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另外,收集我国珍稀动植物资料,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收集克隆技术的资料,开展是否可以克隆人类自身的讨论,可以使学生客观分析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应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心得体会

文档大小:2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