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电视台记者走基层策划.docx / 文档详情
电视台记者走基层策划.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4万字
约25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视台记者走基层策划.docx

电视台记者走基层策划.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视台记者走基层策划

第一篇:电视台记者走基层策划甘泉县广播电视台“记者走基层”活动策划方案为响应宣传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号召,2011年12月,我台将组织记者下基层开展采访活动,并于甘泉新闻内开设栏目《记者在基层》。具体要求如下:一、主要内容:1、要求每位记者要深农户,走进群众,多听群众声音,以纪实的手法,选取感情真挚,生动的个人和事迹进行报道。要结合基层群众生活实际和切身感受,客观实反映出基层群众的真实生活,准确传达群众意愿。2采访要坚持“五不行”的要求:选题不典型,不行;稿件不生动,不行;现场感不强,不行;采写没有细节,不行;稿件没有感情,不行。二、采访活动:1、从12月8日开始,抽调本台记者,每两人一组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社区、农户,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挖掘真实生动的人物和事迹。2、记者要出镜,以体验式采访为主,捕捉群生活中的具体时间和细节,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面貌。3、客观公正,如实报道。从记者以及群众的角度报道观察社会现象,引起大家的共鸣。要加强人文关怀,凸现地域特色。密切关注发生在老百姓身边、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及事件当事人的前途命运,并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增强节目的互动性,为我县群众提供一个抒发心声的渠道和平台。4、采访活动中要求严格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不收礼、不谋私,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三、节目安排《甘泉新闻》于12月13日开设“记者在基层”专栏,以赴各地采访的记者联动报道为主要形式,连续突出记者来自基层的报道。活动结束后做采访综述、评论,刊发记者感言。节目要求:改进文风,鲜活生动,让群众成为报道的主角,注重抓细节,找故事,用群众看得见的事实和真实的感受,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动性。甘泉县广播电视台12月6日第二篇: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1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民间还流传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自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新闻单位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切实践行“三贴近”原则。带着思考走,怀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广大新闻工作者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传达民意民愿,回应百姓关切。一大批来自基层的鲜活事、动人情呈现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作为一线新闻工作者,我由此深切地体会到:新闻报道散发泥土芳香。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就会获得什么样的营养。新闻工作者只有扎根广阔大地、扎根基层一线,新闻报道才能汲取充足养分,新闻“大厦”才能牢固根基。这个不平凡的8月,人们欣喜地发现,报纸上普通百姓的故事多了,电视上小人物的镜头多了,广播里基层的声音响了……我台以多种形式的报道分别开设专栏,推出“走基层听民声”专题,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持续刊播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制的报道。新闻工作者到广阔天地锤炼真本事。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既是听从党的召唤、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使命,又是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更是写就新闻精品和锦绣文章的不二法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以来,编辑记者们走出高楼大厦,到改革开放前沿,到普通民众中间,挖掘鲜活素材,采写现场报道。“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也应该审视自己:走基层,是蜻蜓点水,还是真正沉到下面?是走马观花,还是带着真情融入其中?就采编工作而言,深入才能生动感人,深入才能深刻透彻,深入才能使新闻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农村采访室副主编赵永平说。“走基层,才能知道‘依靠谁’;转作风,才能知道‘我是谁’;改文风,才能知道‘为了谁’。”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进行调研采访,接地气、俯下身、抓活鱼,才能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身为“80后”的我们,光走到基层还不行,还要真正走进群众,和群众交心、向群众学习,这样,感受才真切、语言才丰富、稿子才鲜活。让记者和百姓的心贴得更近,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老师。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推进,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不断涌现,受到群众欢迎。在网络上,网民们对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讨论越来越热烈。网友“犄角旮旯”认为,一些年轻记者在大城市生活惯了,对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没有真切了解,自然写不出贴近生活的好新闻来。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正是由于记者下到最基层,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才使新闻报道真正触到了人民的脉搏、生活的本质。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2受漳州人民广播电台忠实听友——年已耄耋的蔡老盛情邀请,我登门拜访。没想到老人又邀请了几位老者,老人们提及《桑榆乐园》依旧有说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电视台记者走基层策划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