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画家与牧童公开课 第一篇:画家与牧童公开课《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单位:三宫乡下三宫小学姓名:魏欢欢时间:2012.4.12《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重点: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教学准备:挂图字卡,投影仪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画家与牧童。(出示课件,学生齐读课题):画家和牧童(一大一小)(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预设]生:一大一小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为什么把“画家”写得特别大,“牧童”写得特别小?生1:画家是大人,牧童是小孩。师:真聪明,知道他们年龄不同。生2:画家很有名,牧童是一般的放牛娃。[板书:著名]师:你很会思考,知道他们的身份不同。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在弄清楚和之前我们先检查检查昨天的识字情况。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齐读。3、指名读,开火车读。火车也开累了,我们来欣赏一幅画,放松放松,你们边欣赏边听老师的讲解。4、是呀,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那么他的画一定画的很好了,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课件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讲解一什么就什么,学生仿写。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品读2—4段。过渡:那我们就一起去现场看看,戴嵩是怎么画《斗牛图》的?1、请小朋友自己读读2——4段,想想:读了后,你最想把哪个词语或句子送给戴嵩?预设:生:你的画真是绝妙之作!你的画画得真好。你画画可真熟练。你看大家都夸你的画太妙了„„2、随机点拨:(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可见戴嵩画得熟练,很快。谁来把它读出来?(指名读)(2)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A、谁来学学商人或教书先生夸夸?(指名读)B、评评他读得怎么样?C、大家一起来读读商人的话,读的时候还可以加上——动作。(齐读)D、教书先生的话谁来读?师:教书先生,什么是画活了?师:你愿意再来夸夸吗?师:从你的眼神、动作,我深深地感受到戴嵩把牛画活了。E、想扮演商人的站起来,想扮演教书先生的起立,想演谁就读谁的话。(生分角色读)F、围观的人只有商人和教书先生吗?如果你就是围观的人中的一员,你会夸赞什么呢?想夸的就站起来夸吧!师:这么多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夸,就是课文说的——纷纷夸赞。四、趣学第5——6段1、过渡:正在大家纷纷夸赞之时,却谁料,一个牧童挤进来来喊道:—“画错啦!画错啦!师:你为什么喊得这么大声?大家也来扮演牧童大声喊喊。(齐读)这声音犹如晴空霹雳,炸雷一般,大家一下子——呆住了。(看看学生)大家有呆住吗?师:请问这位先生,听了牧童的话,你是怎么想的?生:哪来的黄毛小子,竟敢说大画家画错了。小小牧童,你也懂画?„„2、师:正在大家狐疑的时候,戴嵩又有什么反应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五、六段,读了后,你又想把哪个词送给戴嵩?生:谦虚师:你是从哪个词或哪句话里读懂的?A、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B、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师小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是难能可贵的。更何况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画家呢!(齐读5、6段)3、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画家和牧童身上一些可贵的品质,是什么呢?(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4、你想对戴嵩说什么,对小牧童说什么?五、总结:六、作业设计:1、爱画画的你可以搜集戴嵩的其他作品来欣赏。2、爱表演的你可以与好朋友一起演一演这个小故事。3、爱讲故事的你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长听。板书设计:21、画家和牧童浓墨涂抹和蔼喊轻笔细描惭愧虚心勇敢教学反思:一、抓关键词理解,感悟文本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抓住“著名”一词,让学生认真,细致地朗读,说说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这样的设计是想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感悟文章。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二、创设情境,训练学生说话能力如教学第3、4、5自然段时,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大家都在围观,都在赞叹,假如你也在其中,你也去观赏观赏戴嵩的这幅画,你会说些什么?听着同学们发自内心的赞叹,我真的很高兴,因为孩子们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三、采用表演读的形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想象当时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

美丽****k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