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 / 文档详情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4.2万字
约80页
0
5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篇: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process):又称基本病理过程和经典病理过程。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3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身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4死亡(death):目前一般认为,死亡是指集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但并不意味着各组织器官均死亡。5脑死亡(braindeath):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一旦出现脑死亡就意味着人的实质性死亡。因此脑死亡成了近年来判断死亡的一个标准。6低容量高钠血症(hypovolemichypernatremia):为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大于130mmil/L,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mol/L,又称高渗性脱水。7低容量低钠血症(hypovolemichyponatremia):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于mmol/L,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又称低渗性脱水。8高容量低钠血症(hypervolemichyponatremia):机体排水能力降低导致低渗性液体在体内潴留,细胞内水过多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又称水中毒。9水肿(dedma):是过多组织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一种病理过程。10高钾血症(hyperkalemia):指血钾浓度大于5.5mmol/L11低钾血症(hyponatremia):指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12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disturbance):指多种因素可以引起体内酸碱负荷过度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物质含量和或比值异常的病理过程。13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acidosis):指细胞外液H+浓度增加和/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14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alkalosis):指细胞外液碱增加和/或H—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15实际碳酸氢盐(AB):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在体温,实际PapCO2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血浆HCO3—的含量。16碱剩余(BE):指在标准条件下(即温度38oC,PaCO2为5.32KPa(40mmHg)血红蛋白氧饱和度100%),将1升全血滴定到pH7.4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17阴离子间隙(AG):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量与为测定阳离子量的差值。18缺氧(hypoxia):因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19动脉血氧分压PaO2(arterialpartialpressureofoxygen):溶解在血液中的氧产生的张力。20发绀(cyanosis):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暗红色的脱氧血红蛋白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体征。21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cyanosis):食用大量含亚硝酸盐的物质后,在倡导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吸收导致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患者因而显现发绀,成为肠源性紫绀。22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hupoxia):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引起的缺氧,又称低动力性缺氧。23淤血性缺氧(congestivehypoxia):由于静脉压升高使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毛细血管床血液淤血而导致的循环性缺氧。24发热(Fever):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移0.5oC时,故称发热。25过热(Hyperthermia):是体温调节机构是调控或调节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被动性的体温升高,体温升高的程度可超过调定定点平衡。26内生致热源(endogenouspyrogen):产生制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之为内制热原。27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ffuseintravascularcoagulation):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其基本特点是: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28休克(shock):休克是多病因,多发病环节,多种体液因子参与,以机体循环功能紊乱,尤其是微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全身调节紊乱性病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

文档大小:5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