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闲适人生观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5万字
约42页
0
4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白居易的闲适人生观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docx

白居易的闲适人生观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白居易的闲适人生观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篇:白居易的闲适人生观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白居易的闲适人生对苏轼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摘要:北宋文人对白居易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十分欣赏。白居易闲适、从容的人生态度,让北宋中后期的文人都能从白居易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心灵的归依。苏轼接受了白居易的“闲适”人生观,他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思考.探寻内心的自适平和,并将这种思考融人到自己的作品中.从而在闲境中能够保持乐观旷达的胸襟和随缘自适的信念,从而以达观超越的人生态度笑看人生。关键词:白居易;苏轼;闲适;创作一、白居易对北宋文人的影响白居易其人其诗,对宋人影响颇大。两宋文学大厦的奠基仪式是在五代战乱后的废墟上进行的,而深埋在大厦底层的第一本文学经典,无疑是与“白体”诗创作直接有关的《白居易集》。在当时,手不释卷的情形或许并不多见,但《白居易集》在当日的广泛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苏轼即多次自称“颇似乐天”。由于在封建社会里,士大夫阶层的遭际大都同白居易的命运相似,总是“得意”时少,而失意时多。所以表现其“独善之义”的闲适诗特别容易被理解,被仿效。尤其是北宋文人.受白居易闲适诗的影响更是巨大。作为中国封建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北宋时期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时代的享乐之风提供了前提条件。真宗朝开始明确提倡享乐豪奢的社会风气,享乐之风弥漫朝野。自居易闲适诗中流露出的恬淡安乐旨趣适得其时。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北宋文人。虽然北宋中期随着诗文革新运动的兴起,杜诗成为文人的新选择。但是白诗并没有被淡忘。北宋文人对白居易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十分欣赏。白居易闲适、从容的人生态度,让北宋中后期的文人都能从白居易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心灵的归依。生活悠闲、俸禄丰厚的文人过着闲适享乐的生活,与白居易诗中所描绘的闲适人生颇有相似之处,故而心有戚戚焉。当他们仕途受挫时,又总是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白居易,效法白居易闲适的人生态度。对白居易的倾慕是宋代士大夫的普遍风尚,其中受白居易影响最大、最著名的诗人就是苏轼,如南宋罗大经所言:“本朝士大夫多慕乐天,东坡尤甚。”[1]二、白居易疏离仕宦对苏轼的影响白居易安闲、从容的闲适思想对北宋文人影响很大,而苏轼尤甚。苏轼一生中曾多次表达对白居易的仰慕之情,不仅如此,苏轼还曾拿自己与白居易相比,称自己“微生偶脱**地,晚岁犹存铁石心。定是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赠善相程杰》),[2]“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赠李道士》)。[3]而也正因如此,从宋代起,就不断有人论及苏轼对白居易的这种不同寻常的敬慕之情。如宋人周必大言:“本朝苏文忠公(轼)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著,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4]罗大经言:“本(宋)朝士大夫多慕乐天,东坡尤甚。”明人田汝成言:“盖子瞻景慕,惟在乐天,故摹儇之词,比比歌咏。”清人赵翼言苏轼“景仰香山者,不止一再言之”。[5]苏轼认为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和白居易有许多相似之处,而白居易历尽**后依然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又给了苏轼许多人生的启迪和感悟,所以苏轼从自居易的闲适诗中学习并领悟到了随缘自适、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并体现在自己的诗文中,从而使他的诗文亦呈现出别样的闲适意趣。白居易在谪居或外任岁月中,纵情于山水、诗酒、声色以自愉,他将这种心态和行为称为“狂”。这与孔子所说的“狂者进取”不同,这是疏离仕宦之后的自由放纵。苏轼在谪居或外任时期也像白居易那样自称“狂”,不过他往往多了个“疏”字。疏是一种远离的状态和心态。疏远什么呢?自然是君王、朝野、功名富贵、勾心斗角等仕宦之事。狂就是放纵性情。在疏远了上述一切的前提下,人就有了自由放纵的时空和兴致,就可以比较随心惬意地享受自由。因此,和白居易晚年因物质生活充裕而更加追逐甚至标榜闲适意趣不同的是,苏轼的闲适一直是在苦难及坎坷基础上的闲适,所以,他诗文中的闲适意趣应该超越了白居易,是他智慧的心灵经过痛苦的省悟,他那宽广的胸怀包容了世间万物而超越诸多烦恼和痛苦后形成的。三、白居易的生活哲学对苏轼的影响关于生活哲学,白居易在信奉“知足不辱”的同时,屡屡强调“心安”:“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吾土》);[6]“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初出城留别》)。[7]当然,他的“心安”,是有前提的,这就是“本之于省分知足,济之以家给身闲,文之以筋咏弦歌,饰之以山水风月。”(《序洛诗》)[8]苏轼无疑地接受了这“心安”的理念,所以也常常提及:“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9]不过,苏轼的“心安”的前提却不是一样的。与东坡同时的黄庭坚便说:“乐天名位聊相似,却是初无富贵心。
查看更多
是你****盟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白居易的闲适人生观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

文档大小:4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