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省教育厅中职招生和培训工作的通知 第一篇:省教育厅中职招生和培训工作的通知安徽省教育厅——————————————皖教秘职成„2011‟48号关于做好全省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培训工作的通知各市教育局,省属中职学校,有关高职院校:今年,教育部下达我省中职招生任务41万。为落实教育部下达的招生任务,我厅已下达招收36万应届初中毕业生计划(不含技工学校招生数)。现结合各地实际,我们编制了2011年全省中职学校分市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的招生计划(见附件1),同时,参考2010年职业培训任务情况,我们编制了2011年全省各市短期培训计划(见附件2),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一、坚持科学发展,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2011年,各市要继续坚持“省级宏观调控、市级统筹协调、县(区)级和学校重在落实”的工作原则,调整充实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领导组和办公室力量,加大高中阶段招-1-生工作统筹协调力度。要按照《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把发展中职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严格落实中职招生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根据各地实际分解中职招生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做好生源组织和招生录取工作,并把中职招生任务完成情况和职普比例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完成今年招生任务。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低于45%的地市,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二、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中职招生制度改革各地要积极创新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思路和举措,深化中职招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规范灵活的中职招生制度。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体现“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办学理念,在以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为重点的同时,积极拓宽招生面和招生渠道,面向历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及退役士兵、农民工、农村青年、下岗失业人员和在职职工等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群体招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要把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作为完成中职招生任务、稳定中职规模一个重要突破口和支撑点。各省属中职学校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的数量不应低于全年招生总数的10%。-2-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要与普通高中招生统一制定招生政策和措施;统一公布招生计划和招生信息;统一组织区域内初中毕业生报名和填报志愿;统一组织生源;统一安排招生录取工作。中等职业学校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可以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举。对接受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员,要按照中职学历教育要求,保证教学质量。在此前提下,可根据学员的工作和学习实际,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依据专业需要和学员已具有的实践经验,确定修业年限;改革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和考试评价方式,实现对学习成果的认定和学分转换方式;可通过学校教学与送教下乡、送教入厂、送教进社区相结合。对于完成学业并考试合格的学员,发给相应的学历文凭证书;对于完成部分学业的学员,可根据实际学习成果发给相应的学习证明。要重点办好涉农和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有条件的地方、学校可给予一定的经费扶持。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补录和统计截止时间,原则上到11月10日截止。招生录取期间(7月10日至11月10日),各市、各省属中职学校要坚持招生工作半月报制度,及时、准确上报本市、本校招生进展情况,切实加强招生工作信息动态管理。三、对职业学校和招生计划进行年审,努力完善招生管理办法-3-各地要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严禁虚报学生人数骗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的通知》等有关要求,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对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估,公布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质的学校名单。要在招生开始前,对在辖区内招生的各类中职学校招生资格、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收费标准等进行公示。鼓励办学条件好、学校管理规范、教学质量高的学校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对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必须严格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对招生和办学行为不规范、管理不力的学校,特别是学生资助和免学费工作出现严重问题的学校,要督促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要限制或停止招生。禁止不具有举办中等职业学历教育资格的教育机构举办或通过联办等方式举办中职学历教育班(点),有资质的学校不得与无资质的学校和办学机构以任何方式合作举办学历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机构要进一步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中职招生办法,科学分解招生任务,稳定招生规模。四、建设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骨干学校辐射带动作用各地要加强统筹,充分发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骨干职业学校在招生工作中的辐射带动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作

英瑞****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