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看中国—结婚礼仪大演变.docx / 文档详情
看中国—结婚礼仪大演变.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3万字
约23页
0
2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看中国—结婚礼仪大演变.docx

看中国—结婚礼仪大演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看中国—结婚礼仪大演变

第一篇:看中国—结婚礼仪大演变站着中国看世界,站着世界看中国——论结婚礼仪婚姻一直都是每个人最为关心的事之一,而对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我们,也渐渐开始关心这一方面的事。虽然现在还是学业为重,但是对于婚姻,我们还是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和期待,采取正确的对待婚姻的态度。下面我先对从清朝开始到现在二十一世纪关于婚姻的开始——结婚(成亲)和与之相关习俗文化的介绍解释,来上好第一堂课。(一)清朝末期1.婚姻法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时有禁止同姓婚、严禁良贱通婚等法律规定,并禁止寡妇再嫁,表彰守节妇女,而其中“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在封建宗法制度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广大妇不和谐的婚姻中丈夫有权休弃妻子而妻子无离异的权利,许多妇女成为守寡、殉节的牺牲品。2.婚俗中的繁文缛节(1)清代婚俗对“六礼”的承继和变异我国古代婚姻讲究“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程序,直至明代,一直延续此风。到了清代,民间仍行“六礼”,只是名称上有些演变,风俗亦有些不同。宫廷则只重纳采、亲迎二礼,并多了个女家“铺房”一礼。《清史稿·志第六十四》:“凡品官论婚,先使媒妁通书,乃诹吉纳采。”婚前一日,“女氏使人奉箕帚往婿家,陈衾帷、茵褥、器用具”。届日,“婿承父命亲迎”。(2)清代汉族民间婚俗清代汉族民间婚俗基本上包括说媒定亲、换帖纳彩、回奉、送彩礼、踩花堂、过嫁妆、嫁娶、闹房、回门等礼仪程序。这种婚姻是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这里仅举山西南部地区的清代婚俗加以说明:说媒定亲是第一步。婚嫁讲究门当户对。儿女到了成婚年龄,媒人便到男女双方家里提亲。提亲时,要介绍另一方的生辰八字、人品、属相及家庭情况。若相合后没有什么可忌讳的,那么,亲事便可以定下,并与子女相说。换帖纳彩是第二步。之后,便要择吉日换帖。男女家换帖时,男家还要随帖送给女方24块银元和10件物品。回奉是第三步。女家收了男方的物品,便要以礼相待,设宴招待男方,俗称“吃成饭”。送彩礼是第四步。定婚后,男方准备完婚时,要再给女家备120块银元,代表10分礼。过完大礼后,女婿便要给女家送“知帖”,若女方家里收下“知帖”,就说明女方同意,这样,结婚的日子也就算定下来了。踩花堂是第五步。结婚前一天夜晚,女方家里要差遣两人到男方家里踩花堂。过嫁妆是第六步。结婚的当天上午,女方差人给男方送嫁妆。送嫁妆时,女方还要遣一“小亲家”(小男孩)押妆随行。嫁娶是第七步,也是整个婚俗中最隆重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婚俗的核心。嫁妆过完后,新郎乘官轿迎新娘。而新娘此时要梳妆打扮,以做好上轿前的准备。花轿至男家大门口,举行拜天地仪式。礼毕,新郎新娘入洞房。闹房是第八步。新婚之夜,新郎的好友定要闹房,闹房者不分大小。人们令新郎新娘说绕口令、唱民歌,做些相互亲昵的动作。新娘不从,可用扫帚责打新郎。闹完后,要设晚餐招待闹房者。深夜,以有人听房为吉,若无则放把扫帚以避邪。此活动要连搞三夜。回门是第九步。新婚后第二日,新婚夫妇要先行家礼,行罢家礼,新娘乘花轿回娘家,并要在天黑前赶回。至此,婚姻礼俗的全过程已基本完成。这一风俗特征,基本能概括汉民族的婚俗特点,尽管各地略微有些区别,但大同小异,程序基本一致。3.婚嫁与中式礼服在20世纪初期,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挂和凤冠霞帔,自古以来,中国的结婚礼服就是以红色为主,因为传统认为红色是吉祥喜庆的颜色,所以古代新嫁娘往往是身着红色礼服,头戴凤冠。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嫁衣是女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服装,大多是由女孩自己从小就开始做,一直做到出嫁前才完成,这件嫁衣也因此寄托了女孩子少女时代全部的梦想。现在的女孩虽然不再会自己缝制嫁衣,但嫁衣一定要量身定做,手工缝制,才能显现它的珍贵和唯一。清朝的婚姻还是沿袭了古代的作风,讲究礼仪习俗,繁琐。除了之前介绍的,清朝还有很多其他大大小小的讲究,个地方的婚姻制度成婚仪式都各不相同,甚至还有冥婚这种奇异的习俗,这里就不一一讲解了。(二)民国时期1.婚姻法制反对多妻制和童养媳的原则;根据结婚离婚绝对自由的原则,制定婚姻法。婚约由男女当事人自己订定;有配偶者不得重婚,否定了传统的媵妾制。2.婚俗变革(1)清末民初婚俗的变迁中国传统的婚姻制度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要特征的聘娶婚制,同时有禁止同姓结婚、严禁良贱通婚等法律规定,并禁止寡妇再嫁,表彰守节妇女,而其中“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则将贞节观念推向了极端。在封建宗法制度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广大妇女被剥夺婚姻自主权,择偶由父母包办,不和谐的婚姻中丈夫有权休弃妻子而妻子无离异的权利,加上‘‘从一而终”的贞操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许多妇女成为守寡、殉节的牺牲品。(2)民国婚姻立法中的变革民国时期人们的婚恋习俗和模式处于新旧交替、逐渐变革的状态中。在中国,由于民族众多,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看中国—结婚礼仪大演变

文档大小:2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