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省减灾委全体会议暨省减灾委专家委会议上讲话(共5篇) 第一篇:省减灾委全体会议暨省减灾委专家委会议上讲话在省减灾委全体会议暨省减灾委专家委会议上的讲话马上就是5月12日,是我国第X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这个日子所有中国人都应该记忆犹新,X年前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近7万名同胞被夺去了鲜活的生命。为让全社会铭记这场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200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全国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今天下午,省减灾委组织了减灾集中宣传活动、救灾帐篷搭建比赛,向市、县赠阅了防灾减灾知识手册。刚才,X同志宣布了省减灾委第二届专家委聘任决定,水利、气象两位专家又分别分析预测了我省今年气候和水旱灾害趋势。近年来,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其他常规工作,专家科学理性的预测和严谨务实的指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我省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气象和水利等方面的专家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准确掌握全流域的气象和洪峰情况,精准预测水位涨落,科学预判哪段堤坝可能出现险情及淹没区域,提前撤离受威胁的人员,在抗洪抢险过程中全省没有一人死亡。做到这一点正是我们的专家提出了科学决策建议,非常不容易。在这里,我代表省政府向为全省做出重要贡献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这次省减灾委专家委换届,吸纳了省内诸多著名专家,感谢大家对防灾减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大家积极为防灾减灾工作和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十二五”期间,我省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X13万人次受灾,59万人次被迫转移安置,49万间民房损毁,直接经济损失约650亿元。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大力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不断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高效有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监测预警水平稳步提升,救灾保障能力大幅提高,灾害救助水准显著增强,减灾宣传教育日益普及,全省减灾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第一,要认清减灾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十三五”期间我省减灾救灾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的关键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诸多新形势、新任务与新挑战。从灾害形势看,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5年全国极端天气增多趋势明显,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增加,地震、暴雨等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增多,“北涝南旱”等区域性气候现象发生概率较大。特别是灾害形成机制、发生规律、时空特征、损失程度、影响深度和广度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的持续影响,南方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类似199X年的气象和灾害现象,嫩江、松花江流域今年发生大洪水或特大洪水的预判极有可能出现,面临的灾害形势十分严峻。从国家和社会要求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即将启动实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为做好减灾救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逐渐发展成长为救灾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巨灾保险等市场机制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逐步凸显,为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新机遇。从综合减灾能力看,传统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与防灾减灾职能不断拓展、任务日益加重的要求不相适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灾害发生的综合性、越来越强的社会关注度不相适应,防灾减灾投入与灾害频发性、突发性、重大危害性不相适应,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与依法行政、依法防灾、依法救灾不相适应,这些亟待研究破解。从以上分析来看,“十三五”期间减灾任务仍很繁重,许多重大灾害是无先兆、难预判的,这也是减灾工作的规律,我们要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去做工作,切实增强做好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千方百计地做好减灾预案和准备,做到有备无患,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救灾,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全力确保小康社会建设成果。第二,要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有效地做好“十三五”期间全省减灾工作。做好“十三五”期间的减灾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灾害过程各个阶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一要以风险防控先行为引领,提高灾害信息管理能力。全面开展区域内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实施

书生****2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