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推荐] 第一篇: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推荐]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名:英语文体学二.英语名:EnglishStylistics三.编号:四.总学时数:36学时五.学分:2六.适用专业:应用语言学与外国语言学七.选修课要求:须先修语言学概论、英语修辞学、英美文学。八.开课学院:外语学院九.课程简介:(性质、地位、作用)该课程是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语言学知识,并通过运用文体学知识分析和研究文学语言的规律,逐渐掌握语言运用中规则和变异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培养学生研究语言的兴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十.教学基本要求:从修辞、语体、语言学基础理论出发,探讨语言变体,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修辞、写作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运用文体学知识进行文学作品分析的能力。十一.教学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各章节学时)PartOne:IntroductiontoStylistics(6hrs)Parttwo:GenesisofStylistics(8hrs)PartThree:ThreeViewsandApproaches(8hrs)Partfour:PhonologicalOver-regularity(4hrs)PartFive:RhythmicPatterning(4hrs)PartSix:Surface-structureDeviation(3hrs)PartSeven:Deepstructuredeviation(3hrs)十二.推荐教材:EssentialsofEnglishStylistics(《英语文体学要略》)十三.主要参考书:1.Crystal,DavidandDavy,Derek.1969.InvestigatingEnglishStyle.London:Longman.2.Leech,Geoffrey.1969.ALinguisticGuidetoEnglishPoetry.London:Longman.3.Leech.Geoffrey&Short.MichaelH.StyleinFict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4.Traugott,ElizabethandPratt,Mary.1980.LinguisticsforStudentsofLiterature.NewYorkandLondon:HarcourtBraceJovanovich.5.Widdowson,H.G.!992.PracticalLinguistics.OxfordUniversityPress.6.秦秀白,1986,《文体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7.刘世生等,2006,《文体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8.张德禄,2008,《英语文体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篇:课程教学大纲微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微生物学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课程类别:选修课程学分数:4课程学时数:54授课对象:口腔八年制参考教材: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生物化学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七八年制的专业基础选修课。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基础,主要阐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微生物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利用这些知识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使微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教学目的:(1)系统地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其营养、代谢、生长以及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和生态分布等方面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2)较全面的了解微生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3)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教学要求:要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三、教学方法课堂ppt讲授、提问、讨论、答疑、课后作业四、教学内容(需标注熟悉、掌握、了解)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绪论这一章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微生物学在纵向和横向的发展概况及学科特点等。主要内容:1、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2、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3、微生物学发展简史4、微生物学的特点及展望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以实验课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使学生重点掌握微生物学中几项基本技术,主要包括分离培养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涂片染色技术、显微观察技术及菌种保藏技术等,同时了解微生物的形态。重点和难点:本章难点对三大类微生物的认识与区分;教师需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实验课做好该部分内容的

书生****瑞梦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