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技之冬总结 第一篇:科技之冬总结2012年(上半年)农试站职工素质培训工作总结2012年农试站“职工素质培训”领导小组,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技术,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和帮助职工依靠科学技术,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努力提高全站广大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有效推动我站科技兴站工程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创知识型职工”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农试站经济型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团党委“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通过“职工素质培训”活动的深入开展,达到提高职工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站增效和职工增收目的,现将农试站2012年上半年“职工培训”工作总结如下:一、党支部高度重视“职工素质培训”工作,把“职工素质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书记、站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这项工作,并分工到人,有人备课,讲课。二、突出重点,力求实效,我站“职工素质培训”活动,紧紧围绕团场经济发展中心工作和重点,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突出“特色,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特点,以新形势,新任务,新技术为导向,从实际出发,解决职工群众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技术性难题,增强职工技术脱贫,科技致富和市场竞争的综合科技能力,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三、学习内容有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报告,农业科技高产技术,兵团团场章程,大棚育苗技术,法律法规等。四、按要求,为抓好培训工作,干部参学率达到100%,职工参学率达到99%,干部职工都能及时到会,遵守会场纪律,建立考勤登记,职工素质知识考试一次,培训时间8天。在开展“职工素质培训”活动中,单位积极探索新形式,新办法,实实在在,不走过场,让广大职工从活动中获得所需的技术和信息,使广大职工受益。农试站“科技之冬”领导小组2012年6月28日第二篇:科技之冬总结阿勒泰地区第十九届“科技之冬”活动总结阿勒泰地区科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新党办发„2007‟42号文件•转发†自治区科协关于在全区开展第十九届“科技之冬”活动的安排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地区科协关于开展第十九届“科技之冬”活动的意见‣,2007年12月初地委办、行署办联合行文转发(阿地党办„2007‟97号),标志着地区第十九届“科技之冬”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一、本届活动的基本情况各县市按照•通知‣要求,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围绕本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因地制宜地制定活动方案,落实活动经费,完善“政府领导、科协牵头、部门参与、乡镇组织”的活动机制,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在全区充分变“冬闲”为“冬忙”,开展了一场促进农牧民转变观念,提高农牧民致富技能和科学素质,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科普培训活动。地直各成员单位中地区林业局、地区计生委积极响应,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下发培训计划,指导各县(市)做好专业技能培训和宣教工作。第十九届“科技之冬”活动从2007年12月开始,至2008年3月底进入尾声,历时120余天,有组织部、劳动局、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林业局、水利局、扶贫办、团委、妇联、卫生局、计生委、司法局等十几个部门共同参与。据各县上报的总结材料统计,全地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138期,培训技术人员和农牧民108715人次,播放电教片378场,发放各类科普资料9.5万余份,投入资金236.38万元,超额完成原定培训10万人(次)的目标任务。二、采取的重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加大支持力度,活动扎实开展当前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是各级党政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并且各级领导也充分认识到无论是提升传统农牧业,挖掘产业内部增收潜力;还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拓展增收领域,都需要经常性、系统性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因此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培训工作,在各种重要会议上反复要求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把科普培训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早安排、早动手。吉木乃县、青河县、哈巴河县的十九届“科技之冬”活动,在地区统一安排部署之前就已经开展起来。吉木乃县把活动提前到2007年10月20日,利用秋收之后到来年春播之前近半年的时间,为配合2008年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奶牛养殖和万亩马铃薯及出口蔬菜基地建设,全面进行培训。青河县和哈巴河县分别于11月中、下旬开始动员部署此项工作,比地区要求提前半个多月。哈巴河县和富蕴县十分重视科技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分别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组长,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成立了“科技之冬”活动领导小组,投入培训专款100万元和120万元,围绕本县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特色种养殖和工矿、经贸行业劳动力转移等重点内容,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创新培训模式,高标准、高质量地设臵培训课程,取得了

慧红****ad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