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积极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第一篇:积极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看我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系统建设【字号大中小】发布时间:2007-09-04来源: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2007年5月11日,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及企业应急管理与处置突发事件信息技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会上,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有幸请到工程院院士范维澄接受本网专访。栏目编辑:我国当前应急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应急救援工作有什么特点?范院士:在应急救援方面我国做了很多工作,也有很多比较成功的案例。近期比较成功的应急案例就是我国成功抗击SARS。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如果SARS发生在其他国家,不可能像中国这样迅速地把SARS病毒控制住。再如98年我们战胜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实际上,在中国有很多成功的应急救援实践。在政府的工作方面,比较系统的,自觉地研究在非常态之下实施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是在SARS之后全面开展的,这也是我们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第一个里程碑。美国和英国以前遇到的突发事件也比较多,另外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程度,在欧美西方社会比较早地认识到。再加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有非常强大的基础。所以当政府或社会考虑到要把这些科学技术用于应急领域的时候,实现的就比较快,形成了一些比较强有力的应急组织机构、应急的技术装备和应急体系的变化、应急法律法规的变更。所以就我们国家而言,多年来,党和政府在这一方面高度重视,当党和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时候,所采取的措施是非常得力的。政府在事故灾难的教训当中进行了学习和总结,从管理到科学技术如何作得更好,这一届政府下了非常大的决心。当前,我国的应急体系建设推进速度比很多国家都快,正在逐步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全面提升国家抗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作为当前的应急项目建设过程中,科技部科技支撑保障有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迅速。从党和政府的决策,科技支撑,建设项目立项,全国上下全面地推进这项工作。在国际性的大会上,和一些外国专家进行交流的时候,包括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的专家都认为中国的应急管理工作推动的速度非常快,已有的进展令人瞩目。在他们各自自己的国家也存在各部门条块分割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协调也很困难。我们相对来讲还比较顺畅,所以领导同志提出要把我们的应急平台做到国际一流水平。我们正在向这个方面迈进。栏目编辑:应急救援系统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有哪些?从这些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情况看,背后涌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事物都是在变化的,已有的平台不可能一劳永逸,平台的建设如何应对新问题的出现。范院士:应急平台是以公共安全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具备风险分析、信息报告、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究、辅助决策、综合协调与总结评估等功能。能动态生成优化的综合协调方案和资源调配方案,形成实施应急预案的可视化实战指南。平台在其建设、运行、应用的整个事件过程中,都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平台。譬如说我国建立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对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向前迈了很大的一步,但是另外一方面,应急预案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完善。作为国家实施应急管理和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和平台,应急平台一样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所以在设计应急救援体系的时候,就要考虑其可扩展性,这是需要事先统筹考虑的,这也是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一开始就提出的要求。栏目编辑:现在,消防、道路交通、安全生产都有自己的应急系统,如何实现这些网络相互之间以及新旧系统在国家层面上的互联互通。范院士:应急平台本身是一个技术装备系统,它不具备促进管理体制变化的功能。我们只能在现有体制下,利用应急平台的技术和装备,来满足国家提出的互联互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而对于消防、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各自的平台如何能够统一进行有效管理,就涉及到体制问题了。所以目前我们的平台研究和建设的思路就是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设定的。如果今后,管理体制上有所变化的话,我们的应急平台也会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网络作为当前数据汇集的主要方式,电子政务的内网和外网,很多部门还有自己的专网。作为应急平台信息传输的困难就是既要信息流畅通,又要按照规定进行不同网络间的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可以考虑在应急平台上实现内网、外网、专网、媒体信息的同时存在,又不影响他们的具体隔离方式。栏目编辑:在整个平台建设中要涉及到100多个部门,作为项目的领头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是不是很让人困扰?范院士:我只是项目的参加者之一。其实就各个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工作流

宜欣****外呢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