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竞聘教科研主任15篇 第一篇:竞聘教科研主任1竞聘学校教科研主任演讲稿王克萍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好!首先我衷心感谢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和栽培。也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样一次自我锻炼、自我展示的机会,我很珍惜、也很重视这次机会。我今天竞聘的岗位是教科研主任一职。一、个人简历:本人1968年出生于青海省互助县,中共党员,一级教师。1991年9月毕业分配到了互助县第四中学任教,2004年应聘到西宁三中至今,2004年-2011年任班主任工作,2007年始兼任年级长至今。2012年10月挂职教务处。二、对所教研工作的认识:我认为学校教科研只有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四条主线,才能焕发出其特有的生命力和价值。1.学校教科研应该为学校短期、长期工作目标服务。学校教科研应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学校发展为本。教科研选题应与学校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作为学校发展的预设轨道,使之与学校的发展同步,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2.学校教科研应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舞台。教育科研可以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教师,唤醒教师的内在探究需要,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使学习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方式。在现实的教育中教师对教科研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只要课上好就可以了,有的认识到了教科研的重要性,但总感到教科研很神秘深奥,无从下手,有的认识到位了,也有课题研究,但由于理论支撑不够,具体操作不规范,效果不明显。因此,教育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很重要,要不断学习理论,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使学习、研究、反思、交流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习惯。3.学校教科研最终应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学校教科研应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主体,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制约阻碍质量效益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如果教科研不能提高质量,则不是科研本身的问题,而是教科研过程中对研究目标的定位和认识有偏差,研究的方法效果的落实等处理不当所致。4.学校教科研应是应用性的,它必将有助于推进学校的新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惑,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中不断积累、总结提升。应该说不能解决学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能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研究都是为研究而研究,为装点门面的假研究。三、个人优势首先、我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我始终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工作负责,不重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对工作对同志有公心,爱心,平常心和宽容心,因而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威信,其次,我认为自己有能力担任这一项工作。从教二十二年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从2007年至今积极参加上级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讲课大赛、教学设计、学案比赛、等)并获得极好的成绩,平时又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在有经验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大胆尝试撰写教育论文,2009年至今发表四篇论文,期中两篇是国家级核心刊物。其中一篇获得论文比赛一等奖。2008年、2009年两续两年获得校级优秀教师,2012年9月获得西宁市优秀教师。2011年至今被认定为西宁三中骨干教师。第三,我对教科研工作有信心。自从2007年至今一直担任年级长和备课组长,同时从2012年9月挂职于教务处主管教科研工作,承担教研工作。长期的管理工作我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虽然承担教研工作时间短,但对教研室工作已经非常熟悉,而且有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因此,对工作信心满满。三、我的工作思路(1)、积极配合学校搞好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校培养人才是教研室的重要职责,培养人才要从培养学科带头人开始,我将创设学科带头从和新教师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认真搞好年轻教师传、帮、带的“青蓝工程”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做好教研工作。尽量把学校工作做到尽善尽美。(2)、立足于学校发展、走特色化教研之路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自行设计、“量体裁衣”的个性化课程,是国家课程内容的本土化,本校化。它并不是单一的编写课本、学案设计,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切合实际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教学内容采取的调整。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可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一是将国家课程中学生生疏的事物通过学校和教师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转换为学生熟悉的事物。二是针对三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的授课内容。通过这些切合实际的校本课程的开展,学生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学生能自觉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有效地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高。(3)、组建一支可持续发展的、敢打硬仗教科研队伍。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专家讲座或等待“外援”上,更不能坐已待毙,等待教育发

书生****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