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教学设计 教案五篇范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4万字
约46页
0
4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教学设计 教案五篇范文.docx

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学设计教案五篇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学设计教案五篇范文

第一篇: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重要概念: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羁縻府州2、理解“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及其积极影响;唐太宗的对外政策及其积极影响;唐太宗的晚年自评3、通过唐太宗的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关心百姓疾苦、晚年自省,认识其作为一代明君的为政策略和智慧;通过唐太宗实施的开明民族政策和全方位对外政策,认识唐朝民族友好交往的方式、影响的对外交往的繁荣局面;通过归纳唐太宗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诸方面的政策,全方位认识其治国方略及其借鉴意义。4、掌握重大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原则,培养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军面形成的历史原因、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教学难点]唐太宗的治国之道及对当时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教学方法:本课选取中国封建社会中期著名历史人物——唐太宗为典型,从政治统治思想与方略、经济措施、民族与对外政策、个人修养和为君素质等多个视角,全方位讲述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会一代明君的为君之法和治国之道。3.教学用具幻灯片。图片。4.标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导入新课:“贞观之治”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五个方面组成的,因此,要了解“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也要从这五方面入手分析。而要阐述“贞观之治”的表现,也必须从这五方面着手。我们不妨把本课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即(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贞观之治”的表现有哪些?一、学生自学、发现问题(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贞观之治”的表现有哪些?(3)如何评价唐太宗?二、生生交流、合作学习(一)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建立①617年5月,劝父太原起兵②618年3月,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③618年5月,李渊称帝,国号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④617-618年,迎击韩举集团。消灭刘武周势力。⑤620年,进入中原消灭王世充、窦建德势力。⑥624年,消灭各地农民军和割据地主武装,统一全国。(二)玄武门之变和李世民继位①原因: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功绩最大,手下人才最多,形成了一个势力强大的集团。②过程: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自己即皇帝位,年号贞观。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威胁。李建成要保住太子地位,就必须除掉李世民。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持,处于优势。626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发现伏兵,急忙掉头回马便走。李世民从后面大呼追赶,李元吉仓皇转身张弓搭箭,连发三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李世民还箭,李建成中箭而亡。李元吉也被李世民部将射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三)、“贞观之治”1、概念和性质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历史上把唐太宗时期的繁荣局面称为“贞观之治”。它是封建地主阶级治国安邦的政治典范。2、原因(1)政治方面:重用贤能,选官不避亲仇,用人扬长避短;虚怀纳谏。(2)经济方面:以“存百姓”思想为指导,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3)思想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慎用刑法,仁义为本;完善科举,提高进士科地位。(4)民族关系方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5)对外关系方面:奉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3、表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以具体的史实来论证这些表现:(1)政治清明:重用贤能,“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如对魏征的任用;用人扬长避短,如对房玄龄、杜如晦的任用;善于纳谏,如魏征的进谏和太宗的纳谏。(2)社会安定:囹圄常空,外户不闭。(3)生产发展:马牛布野,粮价低廉,尚需要联系必修二专题一第二、第三课内容。(4)文化繁荣:进士科人才济济,科举制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尚需要联系必修三专题二有关内容。(5)民族团结:①设置羁縻府州: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在当地设羁縻府州,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可以世袭。后成为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②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尊请唐太宗为“天可汗”,他们的后嗣由唐册封。③设置机构:唐攻下西突厥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④和亲:吐蕃赞普松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教学设计 教案五篇范文

文档大小:4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