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5课《美丽的蝴蝶》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5课《美丽的蝴蝶》教学设计第5课美丽的蝴蝶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使用“布局表格”制作“美丽的蝴蝶”网页2.学会设置网页中表格的属性如:标题、页脚、左侧、右侧和四行,并选择合适的效果。3.继续练习上网搜集有关蝴蝶的图片和其它文字资料,整理并保存。情感体验目标:了解自然界中蝴蝶的有关知识,唤起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体验自己制作网页的成功与快乐学习方法:直观演示自主练习学习过程:一、揭示课题蝴蝶色彩绚丽,体态轻盈,飞舞于花间,把大自然点缀得更加和谐美丽。人们喜爱蝴蝶,研究蝴蝶,不断探索它们生活的奥秘。蝴蝶在地球上颁很广泛,从赤道到两极,到处都有它们的足迹。目前,全世界已记录的蝴蝶达14000多种。中国大约有1600种,其中已命名的有1300余种,分别隶属于12科368属。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一个漂亮的网页,介绍一下美丽的蝴蝶。二、观赏范例(范例路径:E:微机教学新范例nature)三、观察网页结构,明确网页内容1、网页内容:(1)蝴蝶概述:蝴蝶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等(2)蝴蝶的分科介绍(3)美丽的蝴蝶图片2、通过看书和观察范例明确网页结构四、制作网页1、建立文件夹和文件(1)打开站点:(略)(2)在站点下为“美丽的蝴蝶”网页建立一个名为“butterfly”的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下新建一个“images”文件夹和名为“butterfly.htm”的网页。2、编辑网页第一:找开新建的网页文件第二:编辑网页(1)插入一个8行1列的表格单击“表格”——单击“手绘表格”——拖动鼠标,画一个8行的表格(2)设置表格的格式,选择合适的效果(3)按照设计,在标题行和第一、二、三行分别输入相应的文字并修饰(4)合并第四行单元格:选中——在选中区域右击——单击合并单元格(5)把第五、六、七行分别分成四列(6)在相应的单元格内插入相应的图片并输入名称,设置单元格的宽度、高度和颜色。(7)在最后一行插入相应的文字3、保存网页并在浏览器中预览网页五、本课小结:修饰表格和表格内的内容,要根据需要调整,不能为了调整而调整,颜色要协调,布局要合理。要使人看了赏心悦目。六、教学反馈第二篇:第5课教学设计《哲学与人生》第5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学目标:认知:了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理解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情感态度观念:乐观进取、不怕挫折、积极向上。运用:正确对待自己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教材分析: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5课题目是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本节通过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引出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从而让学生懂得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学情分析:1.现在的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他们少受磨难,对社会的认识比较粗浅。遇到困难和挫折会一筹不展,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引导他们进入社会以后如何去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磨难。3.理论有些偏多且深,学生难以理解。4.基于以上情况,不能把本门课程上成面面俱到的理论课,而应深入浅出教育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磨难。教学重点:1、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如何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磨难。教学难点: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设计:多媒体教学、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1、通过复习导入新课2、出示多媒体图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变化发展。3、通过和学生互动方式引出新事物和旧事物4、举例说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5、举例说明人生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一、复习旧课:提问:什么是联系?二、讲授新课:第5课、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一、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及其本质1、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概念: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新事物: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2、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3、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小结:总结本节重点难点。布置作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包含的哲学道理。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教学今后在举案例的时候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第三篇:第5课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标精解】1、课标要求: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课标分析:在经济建设取得初步成就的基础上,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有发展,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教材分析】经济发展又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也为下一课的三大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学情分析】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工业发展有一些体会,因此本课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要容易一些,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工业发展的资源,追根溯源引导学生认

书生****3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