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5课中日甲午战争 第一篇:第5课中日甲午战争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学习目标】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学习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学习难点】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学习方法】讲授法与问题目标教学法、个人自主学习与小组探究向结合。【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根本原因:日本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就把作为基本国策侵,并提出对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2)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日本借机大举派兵入朝。2.时间:年至年3.经过:(1)黄海大战:年9月,致远舰管带沉着应战,最后壮烈牺牲。(2)威海卫之战:日本夹击山东威海卫,全军覆没。4.结果:中国战败,年4月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签订了《条约》。(二)《马关条约》1.内容2.影响思考: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思考:比较《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二、课内探究(一)反馈导学你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严重影响?(二)自主探究《马关条约》签定后,帝国主义国家是如何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三)研讨交流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清政府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⑴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⑵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一例。(四)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甲午年指的是()A.1840年B.1860年C.1894年D.1895年2.光绪诗句“此目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指的是()A.林则徐B.李鸿章C.邓世昌D.曾国藩3.把台湾割走的条约是()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4.《马关条约》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A.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B.赔偿日本巨额军费C.增开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5.《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分布规律是()A.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B.由沿海向内地推进C.已进入到中国西北地区D.占据了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五)总结拓展由于清政府的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此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三、课后巩固完成本课同步练习册第二篇:中日甲午战争课件中日甲午战争课件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2、列强的默许和纵容态度(有利条件)3、朝鲜的东学党起义(提供借口)4、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调停(直接原因)战争的爆发和经过1、开始时间、标志和性质2、战争的经过3、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1、时间:1895、4地点:日本马关双方代表:李鸿章(中)——伊滕博文(日)2、内容3、影响: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三国干涉还辽、三国:俄、德、法日2、实质:列强之间既勾结又斗争,各以利益为重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1、全国人民反割台斗争2、台湾保卫战{3、意义: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义军:丘逢甲、徐骧黑旗军:刘永福想一想:1、李鸿章创办北洋海军的目的?2、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谢谢!课件制作:严静大陆政策是一个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侵略政策:第一步:是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征服朝鲜在其“大陆政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时间、标志和性质爆发时间:1894年7月标志:丰岛战役性质: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战争的爆发和经过第一阶段:{(1894、7—9)第二阶段:{(1894、10—1895、4)平壤战役(陆):朝鲜沦陷,战火烧到中国境内黄海战役(海):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辽东战役(陆):旅顺惨案威海战役(海):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失败的原因1、清政府极端腐败(根本原因)2、慈禧主和、李鸿章避战求和政策致使中国在战争中被动挨打3、清军军备废驰,不少官兵临阵脱逃4、装备落后避战求和政策丰岛战役时“„„„„切勿自我先挑衅”。平壤战役时:“先守定局,再图进取”。黄海战役时: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海军躲入威海港,不许巡海迎敌。辽东战役时:清军未做任何抵抗。威海战役时:“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内容1、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2

慧颖****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