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练习题(5篇) 第一篇: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练习题《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堂习题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半坡原始居民B.黄帝时代C.夏朝D.商朝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3.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4.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5.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A.司母戊鼎B.马王堆帛画C.秦兵马俑D.湖北随州编钟二、填空题1.商朝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目前已释读的有多个。2.商周的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已发现的字数最多的是西周的。3.历法在商朝时逐渐完备,一年分为个月,年增加一个月;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4.扁鹊总结出来的、、、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5.屈原采用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2.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因为()。A.龟甲、兽骨在当时容易找到B.这种文字最适合刻在龟甲、兽骨上C.狩猎、捕鱼是当时主要的生产劳动D.当时许多重大活动前都要进行占卜3.金文是指下列哪种文字()。A.甲骨文的雏形B.刻在金制品上的文字C.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D.鎏金的字二、材料分析题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请回答:⑴此材料出自于谁?⑵他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三、问答题简要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在科技上的成就。拓展探究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要赛龙舟,吃粽子。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为什么纪念他?读下图,请回答:(1)上述文字是甲骨文12生肖,你能将他们—一对应吗?(2)从上图中你发现这些文字有哪些特点?(3)结合课文中列举的甲骨文字,说说它们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知识空间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粽子的由来《本草纲目》中有“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之形,故曰粽”的记载。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泊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于是以讹传讹,相沿成俗。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粽子并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说法很多。参考答案: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B2.C3.C4.C5.B二、填空题6.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7.三星堆、成都平原8.瓷器、商9.农业、手工业、青铜10.奴隶、转让、供品、殉葬品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B2.D3.C二、材料分析题⑴屈原。⑵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⑶表达诗人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深挚感情。三、读图分析题三、问答题①天文: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都很可靠;我国有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②历法:相传夏朝就有历法;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③医学: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并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拓展探究纪念屈原。因为战国时期的屈原面对楚国的衰落,希望革新图强,但遭到了排挤和流放,最终因楚国的灭亡,怀着悲愤的心情,跳进汨罗江自杀,表达了其深深的爱国、爱民的精神。从而彰显了中华民族具有深

一条****轩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