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2课教案 第一篇:第12课教案题目:第十二颗民族团结之家:教学目标:一、交际能力训练目标1.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2.以课文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3.围绕“民族团结”的话题,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和周围的民族团结事例,谈谈认识和体会,不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二、汉语知识训练目标1.通过课文学习,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下列词语。安静、动听、穿戴、打招呼、大方、带头、敬爱、精致、间、和睦、泡、善于、品尝、朴素、无比、跳。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学会下列句子的运用。(1)提起我们家呀,嘿!可真有意思。(2)二婶性格温顺,待人热情,而且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3)满族和汉族的风俗虽然差不多,但是也各有特点。(4)我为生长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家庭而感到幸福和自豪。3.能用本课所学的汉字“戴、致、泡、善、品、尝、朴、素、跳”组词、书写、使用,逐步掌握识记汉字和用汉字组词的规律。三、德育渗透目标1.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能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2.通过汉语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学好汉语的信心。教学时间:7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2.能在实际生活中来那个货运用本课生字和词。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查词典,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生字、词的意思和实际运用。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感恩,使学生体会到友善,宽容,如何对待比自己强的人教学重点: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教学难点:1.重点掌握态度,安静、动听、穿戴、打招呼、大方、带头、敬爱。等的词意和实际运用。2.掌握生词的书写规律。课型,课时:新课,两课时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教学方法:范读法,领读法,讲解法,合作探讨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谈你的家庭生活,家庭气氛怎么样,平时和过节时大家是怎样度过的。二、阅读课文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不懂的词语、句子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记下来问老师,直到读懂为止。提倡在小组中采用合作互助的阅读方式,先自己阅读然后和同学交流,深入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时要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民族团结与和谐。老师可以就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例如:1.邻居李大婶为什么说“我们”家是民族团结大家庭?2.算一算“我们”家十一口人是哪些人,哪个民族?3.二婶有些什么特点?4.三婶具有哪个民族的特点?5.大家为什么喜欢吃奶奶做的饭?6.除夕夜,奶奶做了几种饭?7.“我们”一家人是怎样吃年夜饭的?8.新年钟声敲响以后,“我们”几个小孩干什么了?9.为什么课文一开头就说“我们”家很有意思?10.最后一句歌词是什么意思?11.课文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我们”家的和睦和团结?三、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在小组中学习讨论,分配学习任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合作学习。2.在小组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获得问题的答案。各组可以讨论相同的问题,也可以讨论一两道题,然后互相交流。3.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课文的情况。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由一个小组的同学提问,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也可以由老师提问,各小组的同学回答。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4.抢答教科书上的课文练习。由学生自己主持,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抢答的题多,回答得正确。四、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老师可以抽查学生进行朗读,适当帮助其纠正读音的错误。课文朗读,可以采取领读和抽读相结合、集体读和个人读相结合的形式,争取使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于学生的发音错误,教师要有耐心,慢慢帮助他们解决。板书设计: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词语看拼音,查词典,学习下列词语。2.从汉字的意思和组合方式学习词语。作业布置:1.把每个词语抄写五遍2.预习后面的词语课后反思: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2.能在实际生活中来运用本课生字和词。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查词典,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生字、词的意思和实际运用。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点: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2.能运用划,和睦、泡、善于。教学难点:1.和睦、泡、善于,拖等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2.掌握生词的书写规律。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教学方法:范读法,领读法,讲解法,合作探讨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师生合作在黑板上听写上节课

猫巷****提格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