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7版-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第7版-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五年制使用)前言课程编码:071005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英文名称:MEDICALMICROBIOLOGY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生、成人教育本科生及专升本学时数:总学时48学时课程教学目的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医学微生物学是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微生物(细菌、病毒为主)的基本生物学性状、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都是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必须掌握和熟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这些内容,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或自学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课程考核方法为理论考核。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学性状,以及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与人体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有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及从事由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教学内容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为学习临床各科的感染性疾病、传染病、超敏反应性疾病和肿瘤等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可运用所学的知识直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医学微生物学分为基本原理、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四篇。在基本原理中主要叙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生物学特征、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遗传变异的规律、微生物与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等内容。在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中主要介绍几种引起较为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性状、致病因子、抗感染免疫机理以及所致疾病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本大纲所列内容为医学本科学生所应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为适应现代微生物学发展的需要,本大纲在第6版大纲的基础上对讲授内容进行了精选与调整,力求重点突出,反映进展,如总论中重点对正常菌群、基因结构、致病物质基础、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新进展、疫苗的发展等增加了相应内容。各论中对以往重点讲解但目前已少见的疾病如白喉、脊髓灰质炎等的内容做了必要的删减,并对性病的病原、军团苗、弯曲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增加了要求,实验教学中增开了新实验内容,以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操作的训练。教学内容的程序按三段分述,顺序是细菌学、病毒学及真菌学。授课方式: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化教学,配合投影片、实物模型等;实验课可配合幻灯片、录相教学。教材及参考书选用: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第7版)李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参考书:1.OutlineofMedicalMicrobiology山医大微生物室19982.《现代医学微生物学》闻玉梅主编,19983.MedicalMicrobiology,DavidGreenwood,(15thEdition),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0理论教学部分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定义。2.掌握微生物按细胞结构特点的分类。3.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及发展简史,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新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教学内容]微生物和的定义、分类(三大类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及种类)。病原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新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教学学时]0.5学时。第一篇细菌学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目的要求]1.掌握细菌细胞壁的功能、主要成分、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医学意义。掌握细菌L型的概念及其医学意义。了解细菌胞膜及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功能。2.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熟悉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意义(实验课内容)。3.熟悉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与形态。[教学内容]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不规则形态(衰退型)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的功能、主要成分,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意义。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细胞膜与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的组成与功能。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的定义、化学组成、抗原性及致病性。鞭毛的的定义、化学组成,抗原性及其功能。菌毛的定义、化学组成、种类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芽胞的定义、形成、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教学学时]3学时。第2章细菌的生理[目的要求]1.掌握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掌握细菌生化反应的概念及其意义掌握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2.熟悉细菌的营养类型及细菌的营养物质,熟悉细菌的人工培养(实验课内容),熟悉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熟悉细菌生长繁殖速度及

一只****呀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