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老师)(五篇范文) 第一篇: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老师)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第七单元2012.6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物战胜敌人,巩固政权,苏俄实施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为了恢复经济列宁在俄国实行了什么政策?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而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该政策有哪些主要特征?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排拆商品经济)、强制性。3.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有哪些?(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2)兵变事件的发生。4.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用商品、货币、市场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5.余粮收集制和粮食税制度的异同点是什么?同:首先满足国家的需要。异:农民可以自由支配余下的产品;挫伤还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6.苏联的最初加盟共和国有哪些?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7.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8.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有此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有工业基础薄弱;国防建设需要。9.斯大林模式产生的积极作用有哪些?(1)推动苏联实现了工业化。(2)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10.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有哪些?(1)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比例失调。(2)牺牲太多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3)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重要原因。11.苏联三次改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12.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两次改革最终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农业和重工业。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械式。13.赫鲁晓夫改革中违反自然规律的措施是什么?广种玉米。14.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利用市场来调节经济发展。15.从苏联三次改革中我们有哪些认识?(1)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合生产力发展。(2)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客观规律。(3)改革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16.首次对斯大林模式提出挑战的是哪一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17.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点放在重工业上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与美国争霸。18.新经济政策下,俄国人民私人可以开办的企业是哪一类?小企业。19.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哪一年?1925年。20.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第二篇: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必修二经济成长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春)一.背景1.国内: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苏俄面临着物力财力极为匮乏。2.国际:英美法日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二.目的1.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保卫祖国,巩固政权。2.越过资本主义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内容1.农业——余粮收集制①积极: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缓解城市饥荒,保证前线供应。②消极:卢布贬值,农民实则将粮食无偿交给国家,严重损害农民利益。2.工业——工业国有化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卢布进一步丧失价值,物物交换是主要交易形式。4.分配——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分配制。四.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采取军事行政命令的经济体制,超越生产力发展需求。五.评价1.积极方面:使“目的”得以完成。2.消极方面: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联盟的巩固,导致了1920年春经济和政治危机。Ⅱ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1928年逐渐取消)一.原因1.直接原因:医治战争创伤,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2.理论原因:1918年春,列宁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的理论原则。二.实质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存在,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三.内容1.农业——粮食税减轻农民负担,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2.工业——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有利于国外资金和技术的传入,以便更快恢复发展工业。3.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使农民获得扩大再生产资金,促进商品流通。4.分配——工资级别制四.意义1.政治方面: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2.经济方面: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思想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宝贵经验。Ⅲ斯大林模式(1936年)一.背景1.外因: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2.内因: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党内斗争的错误估计以及过于自信的性格起到了推动作用。二.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完成,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确立。三.内容

美丽****k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