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专题财税与金融 第一篇:第三专题财税与金融第三专题财税与金融经济学第五、六课侧重于分配领域(全社会的集中性分配),介绍有关财政、税收和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本单元应重点把握的知识有: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财政收入的四种形式;财政的作用;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储蓄的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本单元应注意对比的知识有:社会总产品与国民收入;纳税人既要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同时也要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债券与股票的比较;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的比较;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特点比较。学习本单元知识可结合国家宏观调控这一知识点。在时政方面应重点结合扩大内需政策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关于金融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下列内容可予以关注:(1)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2)健全金融调控机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3)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本单元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从纳税人和储蓄者角度联系中学生实际所设计的开放性、研究性、探索性试题。比如设计一定的情境,要求考生进行合理的投资设计并说明理由。第二篇:《农村财税与金融》教学计划《农村财税与金融》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村财税与金融总学时数:60学时学分:5适用专业:农村经济管理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性课程,为该专业的必修课程,核心课程。一、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初中级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所必需的农村财税、金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确立财税金融观念,较好地适应宏观经济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为职业变化和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构成:本门课程分四部分,一是农村财政基础知识,二是税收基础知识,三是金融基础知识。四是农村保险知识。总学时为一学年,累计60学时。本学期28学时。三、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当前的财税金融理论、法规制度、保险常识等介绍给学员,让学员领会国家的财政政策、财经制度,保险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生活环境去体验,构建相关的概念,从而指导自己的实践。四、本学期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1财政概念(2学时)1.2财政制度(1学时)第二章财政职能2.1市场效率(1学时)2.2市场失效(0.5学时2.3财政职能(0.5学时)第三章公共产品最佳供应3.1纯公共产品提供的局部均衡模型(2学时)3.2纯公共产品一般均衡模型(2学时)3.3准公共产品最佳供应分析(1学时)3.4公共产品供应的困难与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1学时)第四章公共选择4.1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1学时)4.2财政决策机制(1学时)4.3财政决策主体行为(1学时)4.4政府失效(1学时)第五章财政支出理论5.1财政支出分类(1学时)5.2购买性支出(3学时)5.2.1行政支出5.2.2国防支出5.2.3文教科卫支出5.2.4农业支出5.2.5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支出5.3转移性支出(3学时)5.3.1社会保障与财政5.3.2财政补贴5.3.3其他财政支出六、参考教材:1《农村财税与金融》,主编:崔从光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财政学》,主编:陈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3、《中国财政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人:佟春桥2010年9月第三篇:财税金融基础12年12月收入提速,支出减速。收入增长26.5%,支出增长2.6%。12年12月财政支出较11月增长525亿元,远低于11年12月的同比增长2010.8亿元,12年年末的财政支出力度较弱。12年财政收支减速明显。12年财政收入增速从25%降至12.8%,中央本级收入增速从20.8%降至9.4%,地方本级收入增速从29.4%下降至16.2%,税收增速从22.6%降至12.1%。财政支出增速从21.6%下降至15.1%。12年税收增速普遍减速。印花税下降30.8%,企业所得税增长17.2%,低于11年的增长30.6%,营业税增长15.2%,个人所得税下降3.9%。土地出让收入锐减。12年国家土地出让金收入锐减,下降14%,达到28517亿元,是2007年以来首次负增长。赤字率回升,政府相对规模扩张。12年的赤字率从1.1%上升至1.6%,政府相对规模继续扩张,财政收入/GDP从22%上升至22.6%,财政支出/GDP从23.1%上升至24.2%。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安居工程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是近年社会呼吁的

含秀****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