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共五则) 第一篇: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能熟练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了解倒序相加求和法的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代数推理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学会运用公式。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印度著名景点--泰姬陵,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颗宝石吗?从而提出问题怎样快速地计算1+2+3+…+100=?(学生思考),著名的数学家高斯十岁时就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出1+2+3+…+100=5050,介绍高斯的算法。(二)、教授新课:数学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还有其他的方法计算1+2+3+…+100吗?(学生思考)①老师介绍倒序相加求和法,记S=1+2+3+…+100S=100+99+98+…+1可发现上、下这两个等式对应项的和均是101,所以2S=(1+100)+(2+99)+(3+98)+…+(100+1)2S=101100=10100S=10100=50502②如果要计算1,2,3,…,(n-1),n这n个数的和呢?(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引导,类似上面的算法,可得S=1nn2③1,2,3,…,(n-1),n这是一个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它的和等于S=1nn2,对于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也是如此吗?首先,一般地,我们称a1a2a3a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用Sn表示,即Sna1a2a3an类似地:Sna1a2a3an①··a1②Snanan1an2·①+②:2Sna1ana2an1a3an2ana1∵a1ana2an1a3an2ana1∴2Snn(a1an)由此得:Snn(a1an)公式12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有,Snna1(三)、例题讲解:nn12d公式2(1)、利用上述公式求1+2+3+…+100=?(学生独立完成)(2)、例: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4,a818,n8,求前n项和Sn及公差d.(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完成)选用公式:根据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Sn变用公式:要求公差d,需将公式2Snna1n(a1an)求出Sn2nn12d变形运用,求d知三求二等差数列的五个基本量知三可求另外两个(四)、课堂小结:1、公式的推导方法:倒序求和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a1an)2Snna1nn12d3、公式的应用。(五)、作业课本45页练习第1题46页A组第2题第二篇: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过程以及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与前面学过的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等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又能为后面等比数列前n项和以及数列求和做铺垫。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理解公式的推导方法。同时能熟练、灵活地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倒序相加进行求和的过程,学会观察、归纳、反思。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具体、生动的现实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求和方法的兴趣,树立学生求知意识,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一般公式推理的能力。4、重点与难点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掌握与应用。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以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的掌握。二、学情分析学生前几节已经学过一些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还学了等差数列的定义以及性质,对等差数列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这些知识也为这节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做准备,让学生能更容易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也为后面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做铺垫。但由于数列形式多样,因此仅仅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还是不够的,更应该学会灵活应用。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索发现四、教学过程1.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教学过程:200多年前,高斯的算术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123100?。据说,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10岁的高斯迅速得出5050这个答案。让同学思考并讨论高斯是怎么算的。设计意图:由著名的德国数学家高斯的例子引发同学们的

一吃****书竹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