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五篇范例).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万字
约18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五篇范例).docx

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五篇范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五篇范例)

第一篇: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答案要点】(1)学生的知、情、意、形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是滴水穿石之功,不可急于求成。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构成品德的这几个因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呢?下面就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阐述。一、遵循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规律知,既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道德规范极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别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人的品德形成离不开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因此要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以基本的道德知识、理论和各种道德规范,逐步提高他们识别是非、善恶、美丑、公私、荣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对调节学生的行为,加深情感的体验,增强意志和信念都有极大的作用。情,既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判断积极和消极情绪体验好坏的标准,是看它跟何种道德认识相联系以及它在“长善救失”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要善于激发学生对道德行为的敬佩、爱慕之情,要引导学生去体验进行道德活动所获得的愉快和满足,感到道德的价值和需要,以发展学生们深厚的道德情感。意,既是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定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学生有顽强的毅力。这有助于学生坚持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调节道德行为,以形成坚强的信念。行,既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一般的行为和多次练习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只有在履行道德规范的活动中,人们才能够深化道德认识和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增强道德信念,从而使自己的品德得到发展,道德能力得到提高。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特别着重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培养,要求学生言行一致,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的道德规范,长期坚持下去,以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作风。魏书生曾说过:“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们知道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有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有多种开端,既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以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里需要教育者要明确“知”和重视“知”,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行”和实现“行”的目的。二、遵循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作为教育者大家都熟知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表现出来并接受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研究和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既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及需要,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长善救失,防微杜渐。做为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尤其需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做到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要求教育者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有预见的本领,善于洞察学生细微的变化,做到防微杜渐,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五篇范例)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