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简要评价中国水资源的地理分布 第一篇:简要评价中国水资源的地理分布一、简要评价中国水资源的地理分布中国水资源是指我国国土上可资利用的天然水的总称。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且我国境内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十分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占中国国土面积47%的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带,年水资源量只占全国水资源量的7%;占全国面积约1/3的东南湿润和十分湿润带,却拥有全国水资源量的81%;在西北、东南之间占全国面积19%的半湿润带,则占全国水资源量的12%。我国不同地区年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的百分比中国水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为: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由东南向西北递减;3、夏秋多,冬春少;4、受季风影响大,年际年内变化大;第二篇:评价要点.doc中国的水资源可评价的学习要素: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评价方法:小组自评、组组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对照资料获取信息,教师多媒体展示答案,先自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工具:课堂学习评价表评价要点评价指标:(1)阅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能准确找到水资源丰富和水资源缺乏地区,获取的信息全面。(2)结合我国降水分布图能够总结出降水对水资源分布的影响。2.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评价方法:小组自评、组组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对照资料获取信息,教师多媒体展示答案,先自评,最后教师点评。)评价工具:课堂学习评价表评价指标:(1)能根据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图,完成表格(2)能根据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总结出我国水资源供需不均的原因。第三篇:水资源评价一、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一地区逐年可以恢复和(A)的淡水资源。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2.陆地上普遍存在的淡水水体分别是地表水、地下水、()。A.降水B.海水C.土壤水D.矿泉水3.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B)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我国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量为2231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A.3.2B.2.81C.1.7D.3.54.我国水资源分配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A)%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淮河以北地区仅占全国的%。A.81,19B.51,49C.91,9D.70,305.表征天然水物理性质的指标主要有温度、嗅与味、色度、浊度、悬浮物质、电导率、()。A.细菌B.CODC.BODD.溶解气体6.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定为世界水日。我国将每年的()定为中国水周。A.3月22日,3月22~28日B.4月22日,4月22~28日C.5月22日,5月22~28日D.7月22日,7月22~28日7.水体由水、水生生物、()三个主要部分组成。A.悬浮物B.溶解氧C.漂浮物D.底质8.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A.灌溉用水B.生态环境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9.我国现行的水质标准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三类,国家、两级。A.水环境质量标准,地方B.管理标准,地方C.水环境质量标准,国际D.管理标准,国际10.绿色技术分为末端治理技术、清洁工艺、()三个层次。A.植被恢复B.水土保持C.绿色产品D.环境管理11.根据建站的目的和所要完成的任务,水质监测站分为基本站、辅助站、()。A.重点站B.背景站C.省界站D.控制站12.《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的管理体制。A.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相结合B.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相结合C.国际管理与国内管理相结合D.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造成破坏。A.生态环境B.交通C.通信设施D.农田14.建设水力发电站,应当保护(),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木流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A.航运B.生态环境C.耕地D.河道15.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过有管辖权的()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A.环境保护部门B.城市建设管理部门C.水行政主管部门D.地方政府16.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城乡居民的()。A.饮用水质量B.居住环境C.社会福利D.健康状况17.“一桶洗”洗衣机采用全封闭保水内桶,节水达到40%以上。它是由()洗衣机公司生产的。A.小天鹅B.三洋C.荣事达D.海尔18.化学需氧量(COD)的数量反映水体中()的含量。A.有机污染物B.无机污染物C.氧D.大肠菌群二、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19.水体自净机制包括()。A.物理作用B.化学作用C.物理化学作用D.生物作用E.生物化学作用20.水污染会导致

Jo****31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