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紧急避险撤人演练总结 第一篇:紧急避险撤人演练总结张赵煤矿急避险应急总结报告练紧演二○一三年六月张赵煤矿紧急避险应急演练总结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加强应急管理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全员超前预防意识,为了检验紧急避险系统、应急救援预案是否科学有效、切实可行,使职工熟练掌握发生各类事故后逃生方法和有效逃生路线,我矿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上级管理部门有关要求,于2013年6月16日成功组织了紧急避险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持续19分钟,整个演练过程组织严密、严肃紧张、井然有序,达到了演练目的。演练结束后,矿参演指挥部成员共同对本次演练情况进行了总结,现总结如下:一、矿井概况及演练前矿井生产状态张赵煤矿位于淄博市张店区,始建于1984年,1988年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2万吨/年。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单一水平生产,现生产水平为-180水平,主要开采煤层为10煤,布置一个采区1个采煤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现矿井开采深度270米,距102采区永久紧急避险硐室距离最远的工作面为1021十二号充填巷,撤离距离520米。矿井安全生产状况正常、平稳。经鉴定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级,无瓦斯涌出异常区;矿井不受瓦斯、地下各类水害和冲击地压等威胁。矿本次停产撤人演练时间为2013年6月16日15时。全矿井参加演练人数总计63人,井下采掘地点共3处,其中掘进工作面2处,回采工作面1处。当班入坑人数63人,其中主井底泵房值班人员、井下信号工等6人不参与演练,实际参与演练井下总人数为57人。参与演练工作地点及人员情况:1、全矿井参加演练人数总计63人,其中10101采煤工作面13人,1023十一号充填巷13人,1021十二号充填巷19人(含充填队),井底车场20人。二、演练准备为使演练更接近实际和达到各上级部门有关指示要求,我矿在编制紧急避险应急演练预案时,将紧急避险等应急演练内容和演练采取的形式、参演人员、参演车辆运行停放、观摩人员及演练实施地区的紧急避险宣传教育及模拟受伤人员的救援和可能在演练过程中出现的伤病救治等演练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制订出明确具体的演练实施方案。方案出台后,演练总指挥高思聪同志在主持召开指挥部成员和单位负责人会议上,就演练方案征求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了演练方案。预案演练背景设置为10101采煤工作面遇断层出现涌水,水量较大。演练前各单位配合教育科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贯彻学习,进一步熟悉掌握演练方案,为圆满完成演练活动奠定了基础。三、停产撤人演练过程1、地面6月16日下午15时,模拟矿调度室接到10101采煤工作面工作人员电话汇报,10101采煤工作面遇断层出现涌水,水量较大情况紧急,值班调度员刘光明根据“煤矿调度员十项授权”的规定,下达紧急停产撤人命令,全矿井所有工作人员,撤离到102采区永久紧急避险硐室。并报告值班矿长,成立以高思聪任总指挥的指挥部。15时01分演练正式开始并通过语音关播系统、无线寻呼系统和电话向全矿井发布紧急撤人指令、信息,随即演练工作按《方案》有条不紊展开。矿应急值班人员刘光明立即启动语音广播系统和井下无线寻呼系统,发布停产撤人相关指令信息;调度员刘光明通过电话迅速向全矿井传达总指挥和指挥部指令:停产撤人,并负责做好演练联络及各有关数据的记录。各有关单位按《方案》要求准备好各自工作就地待命,随时接受指挥部命令。井下各泵房司机等人员在原岗待命,随时接受指挥部命令。2、井下15时02分,全矿井职工接到紧急撤离的电话等通知后,立即由带班矿领导、区队长、安全员、班组长带领采掘、辅助人员,沿逃生避灾路线迅速撤离。各生产区队跟班区队长和跟班安全员、现场指挥,对全矿井所有地点的撤离工作进行督查后最后撤离工作地点。现场指挥认真进行现场疏导和指挥。15时03分地面调度室开始启动地面压风机与供水管路总阀门,开始向井下供水、供风。15时05分,地面供风系统和供水系统所供应的风、水到达102采区永久紧急避险硐室,用时2分钟。15时08分职工陆续撤至102采区永久避难硐室,15时19距102采区永久避险硐室距离最远的1021十一号充填巷职工全部撤至102采区永久避险硐室,用时7分钟;按照先后到达人员不超过12人一组,进入避难硐室过渡硐室,经喷淋后,关闭第一道防爆门,开启第二道防火门;后续人员通过防爆门观察窗确认无人在过渡硐室后,方可开启第一道门,重新组织人员进入。两个通道共计7批,用时12分钟经全部核实无误后总指挥宣布紧急避险应急撤人演练顺利结束。四、总结本次演练紧张、安全、有序。整个演练过程,自15时01分开始至15时20分结束。全矿井工作人员,自接到电话到全部撤至撤至102采区永久避险硐室共用时19分钟。本次演练虽然比较成功,有可吸取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特点:1、领导重视,准备充分。

春景****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