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繁荣寄宿制小学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第一篇:繁荣寄宿制小学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繁荣寄宿制小学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国务院《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实地检查规程》,我校积极完善了各方面的工作,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学生情况繁荣寄宿制小学现有学生104人,其中一年级11人,二年级13人,三年级14人,四年级17人,五年级28人,六年级21人。我校共有6个教学班,平均班额为17.3人,没有平行班级,没有重点班,特长班等。我校离县城比较近,地处山区,进城务工人员较多,随迁子女人数逐年增加,现达213人,占104∶213;留守儿童24人占现有在校生的23%;残疾儿童6人,全都随班就读,占在校生的5.8%。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在98%以上。二、教师队伍情况学校教职工有54人,学校教职工配备与学生配备为54∶104。专任教师18人,其中语文教师6人,数学教师6人,英语教师1人,体育教师1人,音乐教师1人,美术教师1人,学前教育教师2人,师生比18∶104。教师学科结构合理,配备齐全,能够满足开足规定课程和实施各科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专任教师中,男教工5人,占27%,女教工13人,占72%;年龄在20—30岁的3人,31—40岁的8人,41—50岁的7人。专任教师队伍总体趋于老龄化。现岗任课教师全部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教师学历全部在大专以上学历。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14人。学校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培训,培训参加率与合格率均在100%。近三年,参加国培教师25人次,区级培训12人,县级全员,参加培训总人数为48人次。教师培训经费19,429.62元。近三年,学校教师交流6人,占33%,校长交流1人。学校缺少专职英语、美术和体育教师。三、校园校舍建设繁荣小学始建于1956年,它的前身是繁荣完小。2006年经过维修改造,布局调整合并重组,办起了寄宿制小学。学校位于县域北十五公里处,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哈哒勿苏山下。学校占地面积16300平方米,生均156.7平方米。建筑面积2163平方米,生均20.79平方米。运动场地:4000平方米。学校操场总面积3800平方米,有150米环形跑道,60米直跑道。校内有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乒乓球台两处,一处健身器材场地,能完全满足现有学生的体育活动。四、学校功能室及仪器设备配备1、公共教学用房:教学教室都为46平方米,符合标准。计算机教室46平方米,多功能教室3间,69平方米。科技活动室间,平方米。心理咨询室间,平方米。学校目前没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现由各班教学教室代用。尚缺图书室,体育活动室,科学教室,远程教育室。2、教学装备普通教室学生课桌、座椅,均为单人课桌椅,尺寸规格符合规定标准,教室采光、照明、噪声控制符合标准。3、图书学校总藏书882册生均8.5册,藏书分类比例较为合理,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订阅报刊、期刊10余种,阅读能按要求做到。学校设立了廊道图书架,班级设立了图书角。制定了严格的图书借阅制度和登记制度,配齐了各方面图书管理员。书库防火、降温、通风、防潮等措施齐全。五、生活服务设施1、饮水设施学校争取饮水安全项目打深水井一眼,建饮水房2处,自动电热水机两台,完全能够供教学区和宿舍区师生饮用开水。班级设有保温桶(上锁),由班主任教师每天早晨供应开水,保证学生的饮水安全。食堂和宿舍也设有保温桶。校内饮水管线与室外公厕、垃圾点的距离符合要求。2、卫生间与室外厕所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都分别设有男、女卫生间,能够满足师生夜间使用要求。新建室外厕所一处。分学生和教师男、女厕所,共有蹲位18个,距教学区和活动区较近,不超过90米,符合规定标准。卫生、采光、通风合乎规定标准。3、食堂我校的食堂是独立的平房,包括学生餐厅、教工餐厅、配餐室及厨房,内设配餐室、更衣室和教工餐厅。食堂内设有洗手盆、洗碗池、消毒柜、留样箱、蒸箱、和面机、切菜机等,服务设施应有尽有。食堂管理上档次。历年来被县食药局评为“A”级单位。4、浴室(尚未建成)5、学生宿舍我校的学生宿舍楼和教学楼建在一处,但在同一栋建筑中以防火墙分割贴建,封闭管理,男女分区设置,包括居室、管理室、公共盥洗室和公共卫生间。学生宿舍一般为10多人一间,达到不超6人和每生占用使用面积不小于3平米的标准。六、校园环境与安全学校始终坚持以“让孩子成为健康的人,让孩子成为聪明的人,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让孩子成为高尚的人”为办学目标;努力实施“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师资强校、特色活校”的办学思路;规范创立了严格的校风、校训、校徽。全校十

兴朝****4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