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导游词 第一篇: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大家早晨好!欢迎大家光临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系国家3A级景区,位于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南端红花尔基林业局红花尔基林场境内;北邻呼伦贝尔草原,西南与兴安盟阿尔山市及蒙古国毗邻。距海拉尔区120公里。是集休闲娱乐、观光度假、科普探险、野营狩猎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国家森林公园。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67.3平方公里,自然景观以四季常青的沙地樟子松系统和浩瀚无垠的草原湿地为主,兼有连绵逶迤的冈峦山岭、风光旖旎的湖光山色、银装素裹的北国冰雪、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等景观资源。公园与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自然保护区相邻,该区是亚洲最大、我国唯一集中连片的沙地樟子松林带。樟子松是国家二级珍贵保护树种,以其特有的防风固沙、抗旱、耐贫瘠等特点而著称于世,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公园建立以来,始终把握“保护生态、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开发思路和功能定位。规划为三个功能区,即:翠月湖森林度假游乐区,以翠月湖为中心布设若干游览、游乐景点和项目,以人文景观和接待必需设施体现了公园的主体风貌和功能;草原湿地科普区,体现了公园的水域景观;森林狩猎区,体现了公园的探险、狩猎娱乐功能。它们是按照维护林区特色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建设的。目前公园已具备1200人同时就餐和300人住宿的接待能力。主要景观有——原始森林:原始林中,天然樟子松散布其间,树龄高达300-500年,千姿百态,树冠枝披叶漫,浓荫蔽日,连绵数十里,如绿色的大海,无边无涯,是园区最为壮观的景色。林中栖息脊椎动物236种,生长高等植物886种。翠屏峰:位于翠月湖东侧,海拔878米,呈东西走向,西高东低,像一只雄狮俯卧在翠月湖东岸。因峰体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主要树种有樟子松、黑桦、杨树等,故取名翠屏峰。翠月湖:公园的核心,湖面0.2平方公里,碧波粼粼,清澈透底;水中鱼儿游,湖边游人嬉。湖岸杨柳成荫,别墅错落有致,远山近流倒映水中,若隐若现,平添几分“鸟度屏风里,人行碧镜中”的情趣。神水泉:位于公园西6公里处。泉眼的发现、神水泉的得名,流传着美丽神奇的传说。泉水清澈透明,甘甜爽口。水温在0-5℃之间,属低温泉。由于是地下裂隙水,四季水流不断。泉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人体十分有益。朋友们,我代表森林公园全体员工欢迎大家常来这里作绿色之旅,饮神水泉之水。第二篇:红花尔基镇新年贺词新年贺词镇党委书记布和镇长敖瑞敏同志们、朋友们:玉兔呈祥辞旧岁,金龙献瑞迎新春。值此万家团圆、喜迎新春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红花尔基镇党委镇政府向全镇人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镇在旗委旗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党员干部群众,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一年来,我们集全镇之智,确立了以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富民强镇、生态优美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为动力,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保证,以旅游业为主导、其它相关产业为突破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社会进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服务企业发展,实现“三地一区”(休闲养生宜居地、生态环保胜地、绿色有机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高端旅游接待区)建设战略,制定了未来5年宏伟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上级部署,顺利的完成了党委、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一年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被评为呼伦贝尔市级文明镇;小城镇建设、旅游业等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完善了社会扶困救助网络。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饱含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无私奉献,也饱含了广大企业和员工的辛勤汗水。在此,我谨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向关心、支持我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企业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红花尔基镇“三地一区”建设的黄金时期,更是我镇进一步夯实基础、产业升级、提升实力、超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做好今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全面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和旗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镇第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定信心,稳中求进,努力开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良好的示范镇,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要以“三地一区”建设为重点,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着力改善发展条件,进一步提升发展的软硬环境;要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重点,着力增强发展活力,调整经济结构为核心;要以提高

和裕****az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