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素质教育在美国浅析.docx / 文档详情
素质教育在美国浅析.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1万字
约19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素质教育在美国浅析.docx

素质教育在美国浅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素质教育在美国浅析

第一篇:素质教育在美国浅析浅析《素质教育在美国》看这些教育类书籍的时候,我都感觉到有一种压力、责任。因为,作为一名师范生,兼具着双重身份,现在的学生,未来走上讲台的老师。很多时候,我们不同于一般的大学生,角色的转换之间,要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抱怨阶段,抱怨中国教育出现问题了,中国教育不公平,中国教育抹杀孩子的天性、创造力等等。我们还要想,如何避免孩子重复我们的覆辙。我们还要想,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实现新课标提倡下的新师生课堂关系。我们还要想,怎样实现素质教育„„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特地查了下关于素质教育的定义。因为我是在打着素质教育的口号下实行着应试教育的体系走过来的。素质教育是这样定义的: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我读了《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下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长的留学博士。他作为一名教育者,作为一名父亲,在他的儿子接受美国教育的过程中,他将美国教育同中国教育进行对比,整理成这本册子。整本书分为十大板块,每个板块前面都有一个问题式的标题。看完之后,我特别羡慕矿矿小朋友。书中的一个个关于矿矿的故事很吸引我。其中,第一章的《创造性能不能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作者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到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后来,儿子经常抱怨老师不会教,不愿意去学习班。一次作者考察了一下老师的教学,发现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板。可后来,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这种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来不问“像不像”,而是“好不好”。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的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参照物,他们就无从下手。看了这个案例,我的感触特别大。作为一名在中国教育下成长的我来说,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用一句话概况,在求统一化的答案的过程中抹杀了创造力和好奇心。我们的心中都有一把标尺,我们都会去寻找标准答案,向它看齐。培养做题的技巧,按照套路回答问题。我们没有美国孩子的那种自我意识,尊师重道的枷锁牢牢地框住我们,质疑老师被认为是一种不尊重老师的表现。我还记得,我初一的时候,我做了一道数学题目,做出的答案和数学老师不一样。当时,我拿着题目找老师,自信地对老师说,老师,这题你算得不对。当时,老师对我说,当老师和你算的结果不对的时候,首先,你要相信老师。然后你再看看,你哪算不对了。这种思想之后牢牢地栓住我。我的老师扼杀了我怀疑身边一切的苗头,我还是一个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发现者。“像不像”与“好不好”,虽然表达方式上只有几个字的差异,但是,却是教育理念,甚至是两个民族的整个文化的差异。美国的学生更有自我观,更自信,他们不是copy的机器,他们更善于自己动手去表达。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又想到了自身的一段经历。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当时班上先转来了一名数学老师。一次,数学老师在上面校对答案,然后下去批改。在连续地对了几个题目之后,我自信地将我后面的题目都打上了一个大大的红勾。但是,很不幸,我接下来那个题目算错了。当老师走到我的桌子旁,看着我错误的答案,他很凶地对我说:“这是谁打的?”我涨红了脸,一句轻轻的“我自己打的”之后,老师在上面打了个大大的红叉。当时,我感觉自己做错了,很惭愧,非常不好意思。我连忙将下面打的红勾都涂掉。现在想想,其实当时我只是自信而已。我没有做错事情,我只是相信自己做的题目。这种自信也在渐渐地被磨掉。在看第三章《要不要投自己一票》的时候,我非常有共鸣。没上大学前,在一些班干部职位或者评优评比的投票的时候,哪怕我再想得到那个位置,我都不会投自己。因为传统文化中谦虚的熏陶,让我感觉投自己不够谦让,太骄傲了,太自我了。而且这种影响直到高中。大学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投自己一点错都没有,我完全可以投自己,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如果我自己都不投自己,那还指望别人相信我自己吗?整本书看下来,在看到矿矿的时候,我会想到自己。我发现中美教育真的相差很大。当然,教育不仅仅只是教育的问题,和整个社会有关,以及文化也有关联。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学而优则仕”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所以导致了中国教育的功利性。而且,中国整个社会对成功者的定义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赚了很多钱的人。老师在比较一个孩子与另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的时候,看的更多的是学习成绩,侧重的更是结果,而不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方法、效率。再回到头看这本书,我发现,在美国教育中,孩子是主体,他们是知识的发现者,可以大胆地提问、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素质教育在美国浅析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