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纪念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30周年.docx / 文档详情
纪念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30周年.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5万字
约25页
0
2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纪念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30周年.docx

纪念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30周年.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纪念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30周年

第一篇:纪念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30周年受当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整个世界经济受到了冲击。我国政府积极应对,各项改革举措不断推陈出新。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今年正逢改革开放30周年,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其改革正进一步深化:统一县级法人单位,央行专项票据兑付,实现了国务院“花钱买机制”构想,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而农村信用社是如何成长起来的?经历了哪些曲折?具有哪些宝贵的经验?今刊发此文,以飨读者。今年是我国经济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金融改革也走过了30年历程。在这30年中,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目前,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和管理职责顺利移交省级政府,以股份制为导向的产权改革顺利推进,灵活多样的公司治理架构初步搭建,经营机制逐步开始转换,服务“三农”宗旨不断强化,支农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巩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历程:风雨坎坷渐入佳境农村信用社成立以来,经历了50多年风风雨雨,负担沉重,步履维艰,肩负着为“三农”服务重任,而又几经挫折甚至摧残。文革时期,很多地方的农村信用社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信用社不断改革体制和机制,业务开始逐渐恢复和发展。这个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0年):业务恢复时期。文革以后,信用社先是被交给人民银行管理,后来交给农业银行管理,使信用社既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基层单位。当时,其业务得到一些恢复,但是成了银行的附属,走上“官办”的道路,自主权受到伤害。第二阶段(1980年-1996年8月):初步改革调整和发展的阶段。主要体现在对于信用社“官办”体制的反思和初步调整。1982年12月,中央通过《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重申信用社应坚持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1983年国务院105号文件明确规定,把信用社办成合作金融组织。1984年8月,国务院报告指出,通过改革,恢复和加强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把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1989年,信用社进入治理整顿阶段,主要开展强化内部管理、整顿金融秩序的活动。通过清股、扩股,密切了信用社与社员的经济联系,经营管理体制有了明显改善,内部经营机制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转变。第三阶段(1996年8月至2003年6月):独立发展阶段。1996年8月,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此次改革的核心是把信用社办成由社员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改革的步骤是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按照合作制的原则进行规范,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信用社县级联社和人民银行承担。1996年的改革,启动了信用社以产权明晰为主旨的产权制度调整,初步形成了信用社自求发展、自我约束、自主决策的经营机制,基本理顺了信用社和央行及农行的关系。第四阶段(2003年6月至今):深化改革阶段。2003年6月,在江苏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决定扩大试点范围,自此拉开了新一轮改革试点的序幕。该方案明确指出:“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度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2003年8月,国务院决定在浙江等8个省(市)率先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4年8月,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北京等29个省(区、市)。2006年底,海南省改革试点正式启动。至此,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在全国全面推开(西藏无信用社)。这次改革,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成立信用社省(市)级联社。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并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改革:鼎新革故重点突破1978年以来,信用社自身定位、业务功能、经营模式、管理体制等都在不断的频繁变动之中。直到2003年以前,信用社体系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信用社的历史债务包袱沉重;二是产权制度制约,股权设置结构分散不合理,股东权益得不到保证,产权模糊不清,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制,也不是纯粹的股份制,“官办”色彩仍较浓厚;三是经营亏损普遍比较严重。相当大比例的信用社经营状况不佳,信贷资产质量差,亏损严重,一部分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难以持续经营;四是内部治理存在问题。信用社的发展面临着决策机制制约(民主管理难以实行)、治理结构约束(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纪念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30周年

文档大小:2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