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线性代数课程建设规划 第一篇:线性代数课程建设规划《线性代数》课程建设规划(2010-2013)《线性代数》是我院基础主干课之一,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线性代数》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因此,规范《线性代数》教学,科学地进行教学管理,逐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数学教学的整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保证其持续性发展与提高,是本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基本目的.经过课程组三年的努力已经使该课程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初步整合,多种教学模式交叉,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目标。一、课程现状:由于本院开设该课程的班级较少,现有专职教师2人,讲师1人;副教授1人。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赵树媛主编,由中国人大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线性代数》,有适合各专业的三纲两书。二、建设目标:教材建设:继续选用优秀教材《线性代数》(赵树媛主编),组织教师编写高水平的辅导教材。教学条件建设:1.开展多媒体教学研究和实践,争取三年内本课程部分或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2.教学规范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教学规章制度,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组织有关教师进行调研和研讨,进一步提高主讲教师的教学水平。4.开设数学实验课的教学。5.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对现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各专业的要求,制订出各类考试大纲。争取在二年内将《线性代数》课程建设成为成为院级精品课程。三、建设措施:1.加快师资培养,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通过引进、培养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师资培养,提高师资学历层次。2.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为新进的年轻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教师岗位。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3.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使教学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注重规范管理程序,制定工作计划。使教学管理的每项工作实现有计划安排、有检查落实、有结果分析的三有管理。按照优秀课程的标准进行建设4.加强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室活动力度,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规范并严格执行,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稳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研究和改进,使我们的整体教学水平有新提高。在学校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力争在2-3年内将《线性代数》课程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第二篇: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13020111学时数:32适用专业:工科本科各专业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的性质线性代数是讨论代数中线性关系经典理论的课程。它是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2、本课程的目的由于线性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而某些非线性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而某些非线性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线性问题,因此本课程所介绍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尤其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该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更显得重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相关课程及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3、本课程的任务(1)了解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二、三阶行列式的计算法。熟悉简单的n阶行列式的计算方法。(2)熟悉矩阵、逆矩阵、矩阵秩的概念,掌握矩阵加减法,乘法转置运算规律,并掌握逆矩阵和矩阵秩的求法。了解对称矩阵、对角矩阵、满秩矩阵、分块矩阵。(3)熟悉n维向量、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重要结论,最大线性无关组,向量组的秩的概念、简介向量空间以及子空间与维数*。(4)熟悉线性方程组的解结构与存在解的充要条件,掌握克拉默法则及用初等行交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5)熟悉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会求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了解相似矩阵,矩阵的对角化,正交矩阵、正交规范化的施密特(Smidt)方法。(6)了解二次型及其矩阵的表示,正交变换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型,二次型的正定性。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行列式(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二、三阶列式的计算法,会计算简单n阶行列式,掌握克拉默法则。(2)主要内容二阶与三阶行列式定义,并用它们解二元、三元线性方程组。从二阶、三阶行列式概念入手,用展开法引出n阶行列式定义,并介绍从定义出发求简单行列式的值。行列式的性质,并举例如何应用这些性质求行列式的值,行列式按某行(列)展开法则及其结论的推论,克拉默法则及其推论。(3)重点、难点重点:二阶、三阶行列式的计算,四阶数字行列式的计算。难点:n阶行列式的计算。2、矩阵及其运算(1)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对角矩阵

东耀****哥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