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线描外形教案 第一篇:线描外形教案湘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线描外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运用流畅的线条勾画出物体轮廓特征。2、能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具体细致地描画物体。3、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真实感受。教学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加以表现,用线条概括勾画出事物的特征。教学难点:学会用线条的变化来加工图形,并对画面进行适当的装饰和美化。设计理念:本课凭借象形文字的图形趣味性及线条在文字与图形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用简洁的线条表达和概括事物特征,提升学生艺术感受力与创造性,发挥和体验造型语言魅力。课前准备:范品、铅笔、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情景创设小区两户人家分别掉了东西,奇怪的是掉的东西都留有这样的影像,相同的轮廓,它们究竟是什么?2、学生观看课件图片,参与讨论,回答。3、老师解密,呈现两幅图:一幅图是饭碗上摆放一双筷子;一幅图为一团毛线上插着毛线针。4、揭示课题:线描外形。二、游戏活动认识轮廓1、老师提问:这两样物品虽然不同,可是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总结什么是外轮廓:又叫外部线条,指群体或景物的外边缘线,每个物体的外形轮廓都不同。图片欣赏:物体的外轮廓。游戏《连连看》①知道物体的外轮廓并找到该物品。②看着实物找出物品的外轮廓。2、拓展:其中一张是物体的各个面的外形。只要你仔细看,不断转动实物就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也会出现不同的外轮廓。(图片展示)三、尝试作业讨论交流1、我们成功地认识了物体的外轮廓,怎样运用线条庙会下来呢?2、利用课件以及老师示范轮廓用线条描绘外形的过程,强调仔细观察物体,眼睛盯着物体看,不用担心画得好不好。1、小训练:请你双眼盯着被咬了的苹果看,跟着感觉走,把你看到的外轮廓画下来。2、分析学生作业。说说你画时的感觉,发现了什么?遇到什么难题?该怎么解决?3、师生共同总结。仔细观察即兴作业,尽管现在画得不好,只要你大胆描绘,熟能生巧。四、添加完整1、看着这些有趣的外形,好似你只给它留上了一个背影,现在我们就利用线条来添加结构板书:描绘外形——添加结构线。2、欣赏学生范画,总结画法。五、自主表现1、提出作业要求:选择一组物品,你的眼睛一直盯住物体,仔细观察,手握铅笔,尝试画出这组物体的大致轮廓。2、学生大胆表现,教师注意随时调整、指导、六、评价交流与拓展1、展示学生作业。2、请你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第二篇:线描外形教案第8课线描外形(活动一)教案一、导入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图形,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呢?(PPT展示轮廓)2、学生观看课件图片,回答。3、老师解密,呈现两幅图:一幅图为筷子和碗的组合,一幅图为毛线团和毛线针的组合。4、老师提问:这两样物品虽然不同,可是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轮廓外形相同5、导出课题——线描外形二、游戏活动认识轮廓1、师生总结什么是外轮廓:也就是物体的外形,指物体的外边缘线构成的形,每个物体的外轮廓都不同2、下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看同学们有没有理解外轮廓的含义,迅速将老师手中课本的外轮廓画出来,学生上台尝试。3、为了强化大家对外轮廓的认识,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连连看》知道物体的外轮廓并找到其外轮廓,进行连线。(出示图片)注意:区分物体的外部边缘线4、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说说本组答案5、拓展:其中一张是物体的各个角度的外形。只要你仔细观察,不断转动实物就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看,也会出现不同的外轮廓。(图片展示)三、教师示范讨论交流1、我们成功的认识了物体的外轮廓,怎样运用线条描绘下来呢?下面同学们来看老师是怎么描绘的。2、以被咬开的苹果为例教师示范,强调仔细观察物体,眼睛盯着物体看。四、添画完整1、看这个两个杯子的外轮廓,就好像它们的背影,现在我们就利用线条来添加结构线。2、总结画法:仔细观察-线描外形-添加完整五、赏析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著名画家和其他同学是怎样表现线描外形的呢。1、《茶客》叶浅予,呈现了一位的茶客形象,这位茶客在政府后面有一块地,所以很关注国家和政府局势,作品中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出茶客看报的生动形象。2、《家乡笋》吴冠中,画中表现了家乡的竹笋铺了一地,线条简洁,跟刚才茶客作品不同,竹笋的数量很多,所以在画的时候更加注意前后遮挡关系。3、《植物和小板凳》植物和小板凳的写生,这幅作品构图饱满,植物和小板凳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造型准确,结构线添画的也比较完整。4、两幅作品对比,说说更喜欢哪个六、自主表现(教师出示静物图片或摆放静物)1、提出作业要求:选择一组物品,你的眼睛一直盯住物品,仔细观察,手握笔,试着画出这组物品的大致外形,并添加结构线,完成一幅线描作品。2、学生大胆表现,教师注意随时调整、指导。七、评价交流与拓展1、展示学生作业2、拓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

觅松****哥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