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大全).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2万字
约22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大全).docx

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大全).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大全)

第一篇: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大全)第一单元复习提纲一.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有哪些?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日益完善。3.“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二.中国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评价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评价:积极―在没有灾荒苛政干扰下,农民可勉强自足;农民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消极―A、落后性: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B、脆弱性:遇天灾、苛政、战乱,都可能导致小农破产C.封闭性:很少与市场发生联系,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三.小农经济的地位、以及封建统治者对小农的政策。地位: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政策:统治者一方面压榨剥削小农,另一方面又鼓励保护小农,其措施有:鼓励垦荒,轻徭薄税,限制土地兼并。四.井田制瓦解的原因及表现。原因: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各国税制改革(内容: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好坏收税。影响: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表现:一方面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部分“私田”成为私有土地土地私有制确立:商靹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五.土地兼并的根源及影响。根源:土地私有制存在和土地买卖的合法性。影响: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进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六.租佃经营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发展历程:战国时期产生;汉代已比较普遍;宋代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人口增多,租金提高,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影响:佃农对国家和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佃农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稳步发展。七.中国冶炼业发展的成就及冶炼燃料的变化。青铜:商周时期是鼎盛时期,主要是用于礼器和兵器。冶铁:春秋时期,掌握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铁农具使用,大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燃料:木炭——煤(汉代开始,北宋普及)——焦炭(南宋末年,开始使用,明朝流行)八.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发展)。丝织:上古时代出现,西周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汉代远销欧洲,唐代出现缂丝技术。棉纺织:宋末元初,向内地传播,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元代,黄道婆改进技术,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九.制瓷业的发展东汉:青瓷;南北朝:白瓷;隋唐: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地方特色的瓷窑;元代:进入彩瓷时代。明清:大量出口。十.中国家庭手工业的产品用途及影响。用途: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影响:稳定了小农经济,但妨碍了市场发育。十一.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方式、地位、影响及生产关系的变革。管理方式:统一管理,分工协作,集中生产。地位:一直到明代前期,代表着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占据主导地位。影响: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生产关系变革: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从征役制——雇募制十二.私营手工业的产生原因及发展。产生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发展:明代中叶,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雇佣关系。十三.中国历朝商品经济发展的概况。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工商食官”政策;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强大实力的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出现许多著名的都会;隋唐:海外贸易发达,南北交流频繁。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元代广泛流通纸币;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白银广泛使用,出现了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十四.唐以前城市及商业活动的特点。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县以上设市,市坊分开,官府严格控制商业活动,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十五.宋以后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原因。特点:1.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晓市、夜市,城郭和乡村允许设市贸易,出现集镇,市坊界限不复存在,市临街而设,形成街市;2.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控;3。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政府政策放松,交通条件发达。十六.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发展的表现,如何认识?表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发展,综合国力增强。认识: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态,进一步巩固了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十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中叶以后,出现了为雇佣关系,手工工场,满足市场需要(商品生产)。十八.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表现及原因。表现:只是在江南一些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出现,小农经济仍占主体地位。原因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大全)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