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案.docx / 文档详情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2万字
约23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案.docx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案

第一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案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习目标】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重点难点】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自主学习】一、背景1、汉初,统治者吸取“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的政策。2、汉武帝时.社会潜伏着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二、提出1、特点:把、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2、内容①提出“”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②宣扬“”.并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③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3、作用: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对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三、措施1、表现①起用参与国家大政。②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③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④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祟的思想,逐渐成为。【知识点拨】1、易混淆知识点:(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区别理学是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到儒家思想中)(2)为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加强君权,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目的:宣扬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3)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孔子编有《春秋》。(4)从汉起,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达标测评】1、(2010年天津卷)《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2、(2009年福建卷)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3“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4、(2008年山东卷)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西汉]《礼记》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四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请回答:(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自主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哪些重要内容?哪些是我们今天应该积极汲取的?哪些是今天应该抛弃的?【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案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