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美术教师考试简答和名词解释.docx / 文档详情
美术教师考试简答和名词解释.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4.2万字
约72页
0
6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美术教师考试简答和名词解释.docx

美术教师考试简答和名词解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美术教师考试简答和名词解释

第一篇:美术教师考试简答和名词解释1.概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领域的重要发展变化(1)艺术的自身功能被人们认识,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创作而独立(2。)山水画开始萌芽(3。)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批确有历史记载的画家,如曹不兴、顾恺之等(4。)专门的绘画理论著作出现,如谢赫的《古画品录》(5。)佛教绘画和佛教雕塑成为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谢赫的“六法”有什么意义?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六法”。六法原先是绘画优劣的批评准则,后来成为中国画的经典理论和实践指导原则。a、气韵生动:生动的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骨法用笔:指物象的结构和表现这种结构的线条笔法;应物象形:应对描绘对象的外形再现形象;随类赋彩:依据不同的对象色彩类别表现色彩;经营位置:构思和构图的谋篇布局;传移模写:临摹学习前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b、谢的“六法”是在总结前人及当时的绘画创作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将之前散乱、模糊的思想系统化、明确化,确定为批评的准则,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画品专著。c、“六法”本是人物画的品评和创作准则,由于这些准则的包容性、概括性,后来成为所有题材绘画的普遍指导原则,也成为整个中国画的品评标准。3魏晋绘画理论有哪些?a顾恺之提出了”传神”的理论,开始是指肖像而言,即图绘人物。要求能生动的传达其神情意态,后来传神一词被运用到山水花鸟等画科中,表现出事物的自然生机。b宗炳提出了”畅神”的绘画理论。C谢赫提出了绘画品评标准”六法”: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摹写。4阎立本的人物画有什么特色?阎立本乃世家弟子,在人物、鞍马、山水、道释、台阁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其中成就最高的当推人物画。阎立本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前者描绘唐太宗坐在步辇上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迎亲使者禄东赞的场面。后者描绘历史上十三位君王,作为“兴废之戒”。阎立本人物画与六朝画迹相比,写实性强,重人物个性描绘;且多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用以鉴戒贤愚、弘扬治国安邦之大业,这与同代和后来的人物画家,如吴道子主要服务于宗教有明显差别。阎立本的线描画面部细劲圆润,画衣物简练粗重。相较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风格更注重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线条。设色也较前代更浓重,多使朱砂、石绿,有时还使用金银等贵重矿物质颜料。中国人物画从汉代的简朴、稚拙发展为两晋南北朝的“迹简意澹而雅正”并向“细密精致而臻丽”方向发展,阎立本在此基础上将中国绘画向盛唐的“焕烂而求备”推进了一步,因此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画家。6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国画术语。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7吴道子的艺术风格和地位:吴道子创作活动期在唐开元、天宝年间。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首先说“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吴宜为‘画圣’”。至此后人皆誉其为“画圣”。原因在于:a、吴把中国画运用线条的方法发挥到了更高境界,创造出一种离披点画、脱落凡俗的“疏体”:其特点是笔势磊落、圆转多变,笔简意全。传为吴作的“送子天王图”,人物服饰线条勾勒,有轻重、缓急、粗细、快慢之变化。b、在吴道子笔下的释道人物有三个特点:对佛教故事理解中国化;佛教故事艺术形象上的中国化;宗教故事人物生活化。他的作品是佛教题材中国化的典型代表之一。c、吴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山水在魏晋南北朝时萌芽,画法相当稚嫩,顾恺之、宗炳、王微虽然都提出了山水画的理论方法,但在操作上还是装饰性强而写实性少。吴创造了笔简意远的山水“疏体”,才使山水成为独立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之作为人物宫观的背景之附庸地位。8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1).作者张彦远:晚唐时期重要的书法家和书画理论家。采集前人著述加以汇集整理,并发挥自己的见解。(2)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A.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B.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赏,收藏。C.画家传记及作品。(3)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史论结合的著史传统,在占有尽可能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以当时绘画实践所能达到的理论认识为指导,作绘画历史规律的探讨和理论的归纳。(4)专辟叙论部分,集中阐述绘画发展的史论认识:A.绘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B.强调了“气韵”,“骨气”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笔不周而意周”,作画在于“得意”的主张。C.指出古代绘画中存在着“疏”,“密”二体的发展线索和唐以来师资南北传授系统。(5)全书七卷篇幅汇集了三百七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美术教师考试简答和名词解释

文档大小:6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