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docx / 文档详情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2万字
约20页
0
2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docx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第一篇:老子《道德经》读后感道可道,非常道——读《道德经》有感《道德经》总共只有五千字,但是要完完整整地看完理解透彻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其中凝结了老子一生的思想和智慧,并用最朴素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传统文化的深遂性和思辨性。这也正是老子哲学的魅力所在: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老子在中国思想历史中的地位不容置喙,正如儒家圣贤孔子所言:“今见老子,其犹龙乎!”老子对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作了高度概括,他揭示出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本原,即“道”。老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他认为巧拙,辨讷,祸福等等是相反相成的,揭示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性。他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难的复杂的问题都可以转化为简单的步骤,“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点滴中的积累是通向成功的必要途径。老子的辩证思想在军事战争中也广为运用,比如他的“愚能圣智,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古今中外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孙子兵法》中不也有“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句话就灵活的运用了虚实的关系。《道德经》中我最喜欢的句子当属:“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水才是善的最高境界,这启迪人们为人处事时居处停留要懂得地利,做事要存仁爱之心,谈话要说诚信之语,组织或者国家都需要善于调理,做事情要懂得怎样运用自己的能力,行动要知道时节的安排。做事要有宽容之心,不争名利。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们应该减少自己的私心,远离欲望,不能沉迷于毫无益处的东西,找不到自己,看不到世界的本来面目,而还应常怀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即所谓的赤子之心。除了个人的善,老子的治国理念也相当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老子的治国之“道”其实是为迎合当时的统治者而提出的,换一种角度,其实就是教当时的统治者如何去领导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老子认为人民百姓可以“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这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治,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中运用颇为广泛:汉惠帝询问曹参治国之道,并说他认为现在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曹参就问汉惠帝:陛下您比汉高祖如何?汉惠帝承认比不了高祖,曹参也比不上萧何于是曹参就说既然他们在去世之前,把各项规章制度,各种法度都给定下来了,我们后头的人守着他们的制度就可以了,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的“文景之治”。这个例子就是历史上说的“萧规曹随”,也是无为而治的做法。但是我认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这也是辩证的,过多的改革可能会是邯郸学步,并造成社会的疲惫,但一味的抱残守缺是不合适的,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当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的需要时我们就需要改革,正如七十年代邓主席的改革开放,带领中国走向富强。“自然”是老子哲学体系中治国的重要的概念。老子研究学者陈鼓应这样说:自然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一种不被外在力量所干扰的存在与运动的状态,可以理解为顺其自然;而无为则是这种运动状态对人类社会的要求,简言之就是不妄为。因此“自然”是针对天,地,宇宙,万物而言的,而“无为”是针对人类社会活动状况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没有生态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从亚特兰蒂斯古国的灭亡,到英国工业革命后的造污与治污,再到如今各类气候协定,环境条约层出不穷,人们对于自然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深,保护环境的呐喊也愈演愈烈,而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观念,不可不感叹他的预见性。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家,其一是道家,另一个便是儒家。儒道之争在中国古代持续了一千多年。出世入世问题可能是两家最大的分歧所在上,儒家主张实行王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而道家则希望实现小国寡民的社会,他们蔬食而遨游,过着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生活,高唱“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庄子语)就足矣。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文档大小:2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