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市区工委党建工作特色做法 第一篇:老市区工委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中共玉门市老市区工委党建工作特色做法1、抓党建共驻共建,构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工委努力构建以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层,服务群众为重点,辖区单位党组织广泛参与的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新格局。一是组织设置全覆盖。以楼栋、院落、小区、社区为依托,根据社区党员工作生活、从事行业、参加活动等情况,在9个社区科学组建楼院党支部36个,建立各类特色党小组45个,同时,采取挂靠建、联合建、单独建等形式,在辖区11户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形成了党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党组织渗透到“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网络。二是共驻共建全参与。工委以“思想工作共做,精神文明共建,社会治安共防,环境卫生共创,公益事业共办,安全生产共保,社区资源共享,区域党建共抓”为主要目标,成功举办了4次“共抓社区党建、共建和谐社区”座谈,驻地单位积极参与,共驻共建收到明显成效。三是设岗定责全服务。从社区建设、社区治安、社区环境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五方面着手,设定了承诺服务岗位12个,有320余名党员参加了设岗定责活动(其中辖区单位在职党员110余名),承诺办理服务事项224件,帮扶困难群众148户。2、抓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思想素质。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在社区建立了规范的党员教育平台,组建了党员电教播放室、党员图书阅览室、党员文体活动室,开通了党员远程教育网,设立了党员服务站“三室一教一站”。进一步完善工委中心组和机关干部、基层支部及党员学习制度,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推行“六个一”学习机制,实行半年评学表彰办法,“七一”时对上半年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28名学习型干部进行了表彰奖励,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干部素质的提高。加强党员分类管理,对机关党员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管理;对外出党员实行“跟踪”管理,推行“三个一”(持一本《流动党员证》、带一本《党员活动手册》、建一个《流出党员信息反馈卡》)的管理模式;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实行“工作时间单位管,业余时间社区管”的“双重式”管理模式,社区党组织将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定期向所在单位党组织通报,作为单位对党员评优评先、晋职提升的重要参考依据。3、抓党内关怀帮扶、激励党员发挥作用。一是开展了领导干部“联系卡”、在职党员“连心卡”和在册党员“责任卡”活动。有18名市级领导、54名部门领导和471名在职党员与老市区9个社区的310户贫困户和113户零就业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开展经常性的帮扶活动。二是实施“暖心工程”,帮助党员排忧解难。为因病、受灾、下岗失业或年老体衰等原因生活陷入困境党员,专门建立困难党员“民生档案”,通过市“党内关怀基金”实施党内关怀,已有140余名党员得到了一次性生活补助、走访慰问等不同程度的关怀帮扶。4、抓为民特色服务,推进社区和谐建设。一是在各社区推行“爱心聚力”工程,在社区成立了“手相牵,心相系”居家托养服务站,切实解决好“三无”特困老人、“空巢”老人及残疾人生活困难问题,以“爱心驿站”、“爱心敲门”、“爱心超市”、“爱心托养”、“爱心一角”、“爱心卡”等爱心聚力活动为核心,努力构建和谐老市区。二是改善服务环境,为方便老市区市民及企业办事,建成500平方米的玉门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老市区综合服务厅,配套建立了4个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和4个社区综治维稳中心工作站,有效改善为民服务环境。三是组建志愿者服务队,9个社区党组织组建了100余人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由社区党支部对其分组、分片负责,分层、分类服务,根据服务事项,合理安排不同专长、年龄、层次结构的志愿者为同一个为民服务小组,以楼院或居民住宅区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同时,在社区居民区公开姓名、职责、联系方式和服务事项,及时服务群众。第二篇:党建工作特色做法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一、注重建设善于以身作则、勤政有为、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支部一班人团结协作,分工明确,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经济指标,坚持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并经常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同时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不断充实党员队伍的新鲜血液。二、注重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带头作用,作出了贡献,特别是部分党员,他们刻苦学习,钻研农业技术,团结和带领身边同志发展经济。全体党员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完成各项任务,在党员民主评议中无不合格党员。三、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支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大力发展经济,使村的经济不断健康

猫巷****奕声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