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子读后感 第一篇:老子读后感说明:黑-课程内容||绿-原文引用||一些想法||补充知识话题一虚无主义的危机1)什么是虚无主义:——价值上的虚无主义:即善恶没有区别。——存在上的虚无主义:即生死没有区别。2)春秋时期的背景产生了虚无主义:所谓“春秋无义战”,列国之间相互兼并、国家内部“下克上”的现象频繁发生,人民感到善恶没有报应、生命没有凭靠,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虚无主义。3)道家与虚无主义:道家与儒家不同,儒家侧重于伦理学研究,主张“仁”和“义”,偏重于解决价值上的虚无主义。而到家则着重于对“道”这一主体进行形而上的研究,试图找出“究竟真实”作为生命的凭借,解决存在上的虚无主义危机。PS:《道德经》全书结构:《道德经》全书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称为“道经”(道可道,非常道);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称为“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PS:《道德经》全书的三大主题:道是什么、圣人是怎样的、天下大乱。话题二道家和儒家的三点差异第一点差异:◆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内在禀赋,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道家不以人类为中心,主张从万物角度来看万物,即“一往平等”。第二点差异:◆儒家认为天是至高的存在,以冯友兰的观点,天又分为:物质之天(天空本身)、自然之天(天的规律)、命运之天(如天命)、主宰之天(如天子统御万民)、义理之天(如天道好还)。◆道家认为道才是一切的根源。第三点差异:◆儒家强调“修养”,追求“天人合德”。◆道家强调“颖悟”,追求“与道冥合”。所谓“与道冥合”,就是指能从整体的角度和永恒的角度把握问题。所谓整体就是“不增不减(楚王失弓)”;所谓永恒就是“不生不灭”。PS:“道”的超越性和内存性,所谓内存性即道无处不在(大道泛兮,岂可左右),蕴藏在万物之中,所谓超越性,即道是恒常的不随万物生灭变化而改变。这种思想最接近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宇宙和上帝一体”的一元论思想。话题三什么是“道”1)“道”就是指“究竟真是”,但道的概念又是不可以被定义的(道可道,非常道),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语言本身有其局限性,另一方面一旦被定义了就意味着被限定(黑格尔:肯定即是否定)。2)关于道的特征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特征一:“混成”,所谓“混成”是指未经区分的概念,因为没有经过区分,所以蕴藏了无限的可能。◆特征二:“自因”,一般而言天地作为场所化育了万物,可以作为万物的“因”,而道又“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作为天地产生的原因。但并没有什么可以最为“道”的原因,所以“道”作为一切起源,因果了自己。◆特征三:“不可观测”,寂(希)指“听而不闻”,寥(夷)“视之不见”,道“惚兮恍兮”,却“有精、有真、有信”。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特征四:时间和空间上都是绝对的,故而可以“不改”、可以“周行”。而时间上的绝对性又体现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中,“反者,道之动”。话题四管理者看“道”——无为而治1)什么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指“无心而为”,即可以做任何事情,一切尊重规则和规律。这样才能治理不着痕迹,“百姓皆谓:我自然”。2)“无为而治”的具体实践:其一,绝圣弃智,即去除技巧之心,一切从朴素的经验和事实出发。其二,绝仁弃义,即不强调仁义道德,一切从朴素的情感出发。其三,绝巧弃利,不追求过分的利益,谋求正当适度的结果。3)那么当一个组织不强调机巧、仁义、利益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其一,员工角度,成就员工发展。其二,管理角度,打造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去阶级的组织氛围。其三,组织角度:公平的氛围和关怀的文化。话题五普通人看“道”——从认知提升到智慧◆认知的第一个层次:从认知到区分。这个层次上把握的“知”剥离了“道”的整体性,只是相对的,只能徒增烦恼。如:天下皆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认知的第二个层次:从认知到避难。所谓“难”是指大家世人的欲望和竞相追逐的对象。要“避难”,就要明白“功成身退,天之道”,就要懂得“祸莫大于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能“夫唯不争,故无尤”。◆认知的第三个层次:从认知到启明。而所谓“明”又有三层含义。其一,“知常曰明”,一方面指思考决策要“回归常识”和朴素真理,一方面指“与道(常)冥合”。其二,“见小曰明”,能从细节对整体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其三“自知者明”,人最大的朋友和对手都源于自身,所以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话题六“道”和万物的关系——道与德1)道与德的通俗含义:“道”是指“究竟真实”的超越的存在,“德”是万物得自于道的禀赋,是“道”内存于万物的表现。所以“万物静观皆自得。”2)如何从道的整体性和永恒性理解万物:其一,万物之于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缺少的哪怕是再细小的因素或者环节,“道”的内存的完整性都被被破坏,即西方所说“自然界不跳跃”

玉军****l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