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精选.docx / 文档详情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8.2千字
约16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精选.docx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篇: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作者:不详来源:转载发布时间:2011-1-1710:25:36减小字体增大字体轻轻一点,立刻拥有一本安全工具书!收藏本篇文章,方便以后查看(1)职业健康教育制度①充分利用疾控部门,厂(公司)车间、班组宣传网络和宣传资源开展工作。②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③用人单位有义务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告诉劳动者。④工业卫生工作人员有权指导和监督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⑤宣传各项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泄漏和伤亡事故,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宣传急救和互救知识。⑥宣传慢性疾病,职业相关疾病知识,干预工人不良生活习惯。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2)作业环境监测制度①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监测人员要熟悉本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的种类,强度,空间分布。②采样时间要选择开工半小时后,机器运转正常时,并记录开工后机器设备运转数量,防护设备运行情况。③根据《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学分册)要求,选择检测方法,测定周期。④采样前准备好仪器、试剂,检验仪器是否校正,试剂是否齐备。⑤样品采集完毕要及时送化验室检验,并在三天内报关有关部门,同时向职工公布监测结果,填写工业卫生档案。⑥监测所用设备使用完毕,要检查电源,清洁后妥善保存。⑦采样点的设置要有代表性,既能反映劳动环境和劳动者接触的真实情况,又不影响工人的正常操作和安全。⑧粉尘和毒物监测所用仪器,试剂以及采样、分析步骤、计算要求,分别按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和人民出版社在1990年《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第三版有关规定执行。(3)职业健康体检制度①在招工前对应招者进行就业前体检,根据卫生部《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和工人要接触有害因素种类确定检查项目,对职业禁忌症者,不予招录相应工种。②对招录工人建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设专(兼)人管理。③对有毒有害作业职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对体检中发现的职业禁忌症者,人事部门应负责高歌其工作。对检查发现的职业病人,要调离有害作业岗位,并安排治疗。④定期体检周期,根据所接触的有害因素种类、强度,按照卫生部《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中说明确定。⑤职业病诊断应到有资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⑥已故病人和退休工人的职业健康档案要妥善封存,管理,不得自行处理。(4)卫生措施计划制度①制定职业危害控制计划、方案,并逐步贯彻落实。②建立厂(公司)、车间、班组职业卫生管理网络。③定期发放个人防护用品,车间安全员负责监督工人正确使用防护用品。④定期监测车间环境,定期体检工人健康状况。⑤在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警示标识和中文说明。⑥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⑦设立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5)车间卫生制度①车间安全卫生员负责监督本车间卫生。②工作服、工作帽要佩戴齐全。③不准在车间吸烟、用餐。④坚持湿式清扫车间卫生制度。⑤对防尘、防毒设施要定期维修,设专人管理。保证工作期间正常运行。⑥加强通风,降低有害物质浓度。(6)除尘、防毒设备维修保养制度①根据除尘、防毒设备的使用寿命,运行状况,制定更换、维修、保养计划,拨付一定经费保证计划的落实。②经常性检查各种生产设备的安全装置和防尘防毒设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安全工作管理人员反映,督促解决,保证其正常运行。③对于自行停止防尘、防毒设备运行的有关人员给予经济处罚。(7)宣传报导信息反馈制度①把宣传职业健康知识纳入企业文化范畴。②建立厂(公司)—车间—班组宣传教育网络,厂(公司)宣传有关健康知识,班组把工人的健康需求反馈给厂(公司),工业卫生管理人员,以便组织宣传相应知识。③对贯彻有关安全卫生规章制度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上报,对违反有关制度的个人予以批评帮助。④把本厂(公司)出现的典型意义的劳动卫生先进个人事迹上报市卫生主管部门。⑤同其它厂矿进行信息交流。(9)职业病统计报告制度①慢性职业病报告,凡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和其它慢性职业病诊断单位或职业病诊断组,负责慢性职业病的报告工作。做出慢性职业病诊断后即应填写《尘肺病例报告卡》或职业病报告卡,在15天内报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原尘肺患者,升级诊断或死亡也必须填写《尘肺病例报告卡》,在15天内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报告。②急性职业病报告,由最初诊断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24小时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③遇有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急性职业炭疽时,接诊的医疗机构应立即电话报告患者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并同时发出报告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精选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