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研总结 第一篇:考研总结考研心得关于考研:流程大家现在也该知道了,我这就不累述啦。。关于报班:关于报班,我现在认为大可不必。刚开始我也报了一个班,从上半年5.1就开始上辅导课,一开始纯属新鲜,后来因为辅导班上课几乎是每个周末和假期,自己课余时间就少的可怜,就开始排斥,心里纠结。。这个纠结主要还是怕大家得到某主讲老师的真传,自己啥也不知道,其实这个纯属“辅导班综合征”(自己命名的,呵呵)。仅本人愚见,以数学为例,一道题的解法会有很多种,但是自己掌握1或2种方法足以,(太多也无用,又不是去当老师给学生讲解)。与其听辅导班老师云里雾里的唠叨,还不如自己消化知识,这样学到的才是自己的。但是不报班,不以为自己工作量会少,还是在自己平时下功夫,考研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关于复习:考研复习真正拉开序幕是在暑假,本人也是只回家半个月左右,就匆匆返校复习。从暑假开始大家的进度也慢慢有差距,但是不仅要讲速度,最重要的是质量!!这里要说一下,其中个人的2个习惯:(1)每科留2年真题,压根就不要动它们,直到考研前几天在做。(2)我主要做真题,其它书做的很少。下面我就针对各科写下我的经验:(1)英语英语我主要就干2件事:背单词,做阅读。我用的是新东方绿皮的单词书,阅读书是真题阅读。我的每天复习的必修课:每天早上背一小时左右单词,晚上做2篇阅读。英语是日积月累才能出成效的,正如一个老师说的,对待英语要如对带自己的恋人“爱他不要多,每一天一点点”(呵呵。。)。等英语阅读做的多了,就会发现重要单词就会高频出现,对某些单词灵敏度就会提高,语感就会加强。对于写作,平时不必太在意,主要还是考研前2星期下功夫,到时候可以准备2-3篇超强万能模板。我是平时模板页背过好多,但是到考场上脑袋一片空白,只有刚准备的万能模板用上了(超险滴哦)。(2)数学数学是最需要时间的。10月份之前,大约1/3的复习时间会用在数学上。学数学是没有捷径的,必须脚踏实地的。在暑假,一定要把数学课本,带课后习题过一遍,把每一个题型先过一遍。这样在以后强化练习的时候就不会太茫然。在8月份把数学基本知识整理完,我做的是“李永乐数学大全”(本人感觉还不错,难度适中)。1个半到2个月把大全做完,一定要细,不太理解的就用彩笔标出来。可能你会发现,做完后面,前面忘了———这是很常见的现象。由于时间有限,再复习一遍大全时间有点紧,我就直接投入了真题卷中,从更高的层次来看数学,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再在大全中进行专项练习。真题和大全穿插的看,效果不错。(3)政治政治,我是从10月中旬才开始,每天看看知识点。政治复习一般重头戏在最后的预测题上,考研前一两周会有预测题,大家多做选择题,多背问答题。(4)专业课专业课复习比较晚,一般在10月份,但是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足。首先尽可能联系考过去的学长学姐,跟他们了解专业课的动态:用哪个版本的书,考哪些章节,往年重点,其它有关资料等。一般他们都会有考研初试及复试真题,至少知道点搞到资料的渠道。千万不能等大家都开始复习专业课了,自己连课本都没有准备好,还有就是最好把往年的真题卷子早早弄到手。关于休息:考研是个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是个持久仗,所以学会怎样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复习久了,厌学情绪会很高,这时候的适当调节就很重要了,如果不及时把压抑的情绪排出去,以后的学习也很难进入状态。每个人的调节方式不一样,但最好是时间短,休息效率高最好啦。。关于研友:我复习的地点是离宿舍跟餐厅最近的教学楼,这是绝佳的地理条件。在教室里有本专业的5个同学。在对自己学习方法迷茫时,可以和他们交流一下,会收获颇丰的,毕竟客观条件大家一样嘛。以上就是我的考研心得,仅是个人经验之谈,仅供参考,希望对你们有点帮助。预祝你们在2013年考出好成绩。2012年5月30第二篇:考研总结。。复试成功后谈为什么考南京大学?1、1956年,北大北师大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时,这所学校不是重点大学。1960年,连合肥工业大学等60所高校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时,这所学校依然不是重点大学。直到1978年,这所大学才成为80余所重点大学之一。2、这所大学的老校长在国家教委门前的雪地里坐了一夜,才侥幸与北大北师大一起办起了研究生院。3、这所大学不是第一批16所副部级高校之一,确切的说,第二批也不是,只是后来增补的而已。4、这所大学党委书记直到2003年开始才由中组部任命,至于中央直接任命,那还差得远.5、这所学校的百年校庆7个中央政治局常委一个也没有出席,25个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个也没出席,唯一一个出席的和中央沾点边的是一个刚刚当选的中央委员,说出来大家也不认识,从来没在新闻联播上听过。6、霍金访华的时候没有去过这所大学,尽管他的论文中曾经数十次引用过这所大学天文、物理系发表在《science》、《nature》

永梅****3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