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角的认识总课时数:第13课时上课时间:2012年9月27日教学目标: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⒉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木条做的角。教学过程::一、交流展示1.复习线段:还会画线段吗?它有什么特点?巡视。对个别人进行指导,回忆画法,画出线段交流。(画法特点)2.认识射线情景引入,出示主题图。香港的夜景美吗?美在哪儿?各有各的说法,会有学生说出灯光的。指出: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是射线(板:射线)射线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借助前面的线段示范(不作语言描述)(观察)试画(不注意示范的画法会各异)交流画法结合学生画图情况说明: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一条射线讨论:现在你们认为该怎样画射线?长讨论交流射线的特点生活中还有那些是射线?交流。再画射线,体会无限延二、自主探究擦去线段两端的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提问:大家有什么发现?还是一条直的线、没有了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答案组合)说明: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巡视学生画直线)画直线,交流并体验无限延长。三、精讲点拔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有哪些特点?结合回答板书(可设计成表格式)。讨论交流。4.练习(判断)想想做做1小黑板出示第一题明确题意,独立完成。交流并说明理由。5.认识关系谁能说说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修订本: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此处学生可能较难回答出来)6.讨论并交流异同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画线游戏)①在本子上画一个点,试试经过一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②在本子上画两个点,试试经过两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③在本子上画一个点,试试经过一点画射线,看看能画几条?独立画线互相交流,汇报情况。结合教师讲解明确:(1)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也可以画无数条射线。(2)过两点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生活中常常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你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交流各自掌握的情况7.完成想一想组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四、运用提升1.角的组成独立画一画你好能从一点画出两条射线吗?画一画,看一看画成的是什么图形?交流:画成的是一个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角是怎样组成的图形?你能画出跟刚才不一样的角吗?角的两边可以延长吗?能画多长?为什么?角的大小改变了吗?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并交流。画不同方向的角。结合所画角体会角的两边无限延长,角的大小不变。2.角的记法和读法为了方便书写,通常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角举例“∠1”,读作“角一”练写角的符号并练读指“∠1”的顶点和边3.练习“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第三题,指名读题,理解题意、数一数。交流。完成“想想做做”五、达标作业完成家庭作业书练习板书设计:认真观察“想一想”插图,中间一条线最短。线段射线直线角∠1读作角一第二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时(本站推荐)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角的度量(2)总课时数:第15课时上课时间:2012年9月29日教学目标:⒈使学生进一点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⒉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教学难点:度量位置“变式”的角教学准备:量角器课型:练习教学过程::一、交流展示复习旧知量角的工具是什么?(量角器)量角器中心一点叫什么?(中心)它有几圈刻度?有两圈刻度(内圈和外圈)怎样量一个角?(两重合一看数)具体阐述、小黑板出示(指名量角)观察板演同学的度量方法以及读数方法、交流二、自主探究第4题指名读题,理解题意指名口答,集体订正仔细观察这几个角,它们的位置一样吗?不同位置的角,我们应该怎样来量?(位置不一样)看量角器上的刻度,交流角度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有一条边与外圈0刻度重合,就看外圈的刻度,反之„„)指出:不论角的位置如何,量角时都要注意“两重合,一看数”,注意要分清是看外圈的刻度还是内圈的刻度。第5题指名读题,理解题意模仿量出几个角的度数并交流,指名回答。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刻度?图1:看外圈刻度;图2.图3内圈刻度为什么要这样摆放量角器?三、精讲点拔第6题下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正确吗?观察,判断,互相交流。交流判断结果:只有图4的方法是正确的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结合两重合一看数回答。请大家用正确的方法再量一次

朋兴****en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