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茌平县院在行政执法监督会上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第一篇:茌平县院在行政执法监督会上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依法行使权力远离渎职犯罪-------在开展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专项监督活动动员会上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根据领导安排,我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我感到非常高兴,谈不上讲课,只是结合自己的检察工作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计对预防渎职犯罪方面的粗浅体会,与大家共勉。因水平所限,不妥之处,请在座的各位领导们批评指正。一、正确理解什么是渎职犯罪(一)认识的误区。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与履行职务行为有关的犯罪就两种,一种是贪污贿赂犯罪,一种渎职侵权犯罪。这两种犯罪统称为职务犯罪,都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由反贪局侦查,渎职侵权犯罪由反渎职侵权局侦查。从现阶段来看,这两种犯罪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贪污贿赂犯罪由于检察机关近二十年来的宣传和打击,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一般人都知道将公家的钱揣自己兜里,给别人办事收取好处费是犯罪。但对什么是渎职犯罪,渎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有多大,都不是十分了解。就连我们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不是很清楚。有的人认为,我们不贪不占,都是为了工作,就是没干好,出了点差错,也不是故意的,怎么会是犯罪,所以当被查处时,觉得怨屈。我们在办案中经常会遇见这种情况,犯罪嫌疑人不理解,说情者也不以为然,认为我们小题大做。其实,不贪不占就不是犯罪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渎职犯罪不需要具有贪和占的情节,它需要看的是你是否正确履行职责,是否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经济损失。从危害的后果来看,渎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要远远大于贪污贿赂犯罪造成的那种单纯的财产转移性的损失,它是一种物质的绝对毁灭。目前,反渎职犯罪工作中,渎职犯罪平均个案损失接近贪污犯罪的17倍,其中贪污犯罪平均个案损失是15万元,渎职侵权犯罪的平均个案损失是258万元。从个案数额上看,近年来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失职,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几千万、上亿元损失的案件已不鲜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振川介绍,检察机关二00五年以来查办的各类渎职犯罪,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三百五十七点三亿元。有关专家表示,加大渎职犯罪查处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直接检验。而这类犯罪往往也是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而作为大家,我希望大家同样要绷紧这根弦。(二)那么究竟什么是渎职罪?(播放短片《门神渎职》)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实际上是指合法、客观、公正地执行国家机关职能的活动。根据权责利相统一的学说,国家赋予你一定的权力,就要求你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合法、客观、公正地履行你的职责,如果你滥用你的权力,该使用权力时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你的权力,给国家或人民群众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这就构成了刑法所规定的渎职犯罪。就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一句概括就是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该做的没做或没做好,不该做的做了。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并不是工作没干好就是犯罪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规定,只有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达到一定标准时才构成犯罪。要不然,只要失职就构成犯罪,就要被追究责任,就没有人去干工作了,至于达到什么程度才构成犯罪,在后面介绍具体罪名时再详细说。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犯渎职罪,有资格犯渎职罪的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国家各级立法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各级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里需要大家注意一下,从事公务的人员不是指我们通常理解的具有行政或事业编制的公务员,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和通常所说的公务员在刑法上是有区别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渎职罪主体适用的立法解释是:‚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末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这个司法解释,在我们行政执法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无论你是不是公务员,只要你代表本机关行使职责,有了渎职行为,并且构成犯罪的,就要被追究刑事责任。渎职犯罪中,有的是故意犯罪,有的是过失犯罪。一般来说滥用职权犯罪很少有人是抱着积极的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去滥用职权的,绝大部分都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说出于本身的职责,明知自己无权决定、处理事务,也知道违反职责行为如果出了事应承担责任,可是他对可能出现的结果是采取漠不关心、听之任之的态度的,所以属于间接故意犯罪。而玩忽职守罪是典型的过失

是你****芹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