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docx / 文档详情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9万字
约30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docx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

第一篇: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摘要】本文选取茶类词汇作为中国文化术语英译的一个典型代表进行探讨,分析了茶类词汇英译的基本策略,并探究了影响翻译策略的因素。中国文化的输出需要大量易于输入语接受的术语翻译,望本文的浅析对中国文化术语的翻译有些许贡献。【关键词】茶;术语;翻译策略一、引言1785年为英国自由党员数人所作的TheRolliad(《鲁里之流》)中有这样一首诗:WhattonguecantellThevariouskindsoftea?Ofblackandgreen,OfHysonandBohea;WithSinglo,Congou,PekoeandSouchong,Cowslipthefragrant,Gunpowderthestrong.茶叶本多色,何舌犹能穷?熙春与武夷,此绿彼又红;松萝与工夫,白毫和小种,花薰真芳馥,麻珠更稠浓。短短一首小诗,茶叶名称竟有十一个之多。这一方面体现了当时的英国人对茶饮品的青睐,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英语中从汉语借入的茶类词汇的数量之多。本文作者收集了大量英语中吸收的茶类词汇,在此基础上对其翻译策略进行分类,并试图探究其翻译策略背后的复杂因素。茶类词汇只是中国文化词汇输出的一个方面,期冀本文的浅析能够引起更多的学者对中国文化术语输出的有益研究。二、茶叶词汇英译策略爬梳1、音译英语中吸收的茶类词汇绝大部分都是音译词:tea(茶),bohea(武夷茶),pekoe(白毫),congou(功夫茶),hyson(熙春茶),souchong(小种),Campoi(拣焙茶),Sunglo(松罗),Twankay(屯溪),Oolong(乌龙)2、意译加音译这类词中的音译部分多是tea:greentea(绿茶),bricktea(砖茶),gunpowdertea(珠茶),jasminetea(茉莉花茶),Yonyhyson(雨前茶),Hysonskin(皮茶),compressedtea(紧压茶),uncompressedtea(散茶)3、约定俗成“约定俗成”是指事物的命名和社会习惯往往是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形成的。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红茶”的英译是“blacktea”而不是“redtea”。早在17世纪的时候,英国开始在中国福建地区大量收购茶叶。当时收购的茶叶大多是武夷茶,因武夷茶茶色为黑,所以直译为“blacktea”。后来茶学家根据茶的制作方法和茶的特点进行分类,武夷茶冲泡后红汤红叶,按其性质属于红茶类。但英国人已经习惯称武夷茶为“blacktea”,所以这一说法就一直沿袭下来,现用以指代红茶。三、茶类词汇英译策略成因分析“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流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很难指出有完全孤立的语言或方言。”萨皮尔的话指出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一种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这种相互作用发生在词汇层面上,即是我们所说的借词。可见,引入借词是一种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著名语言学家霍凯特认为借词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贷出语言的优势地位,二是因为借入语言在词汇方面出现空白(崔永华)。英语从汉语中吸收词汇,其主要原因也无外乎以上两点。其中,借入语言在词汇方面出现空白是其引入借词的直接原因。纵观英语中吸收的汉语词,绝大部分都是表示食品、器具、服饰、官职等概念名词。当英语中没有这些概念而又不得不使用、表达时,借词特别是音译借词是最简便快捷的方法。早期的茶类词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输入英语的。中国茶叶于17世纪传入英国后非常受欢迎,先是在英国王公贵族中形成了饮茶之风,随后蔓延至整个社会,久而久之英国人养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英国人对茶叶的喜爱造成了对茶类词汇的迫切需要。于是,上节中提到的那些音译借词做为一种全新的必需的概念进入了英国社会。又因为早期英国进口的茶叶多是产自中国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带,所以这些音译词的“音”实际上多是是闽语或粤语方言(见下表)。另外,饮茶的享受使英国大众对茶类的详细划分十分熟悉,甚至有些茶品作为贷出国的中国人都未必知晓。这样的普及程度是其他类别的汉语借词无法比拟的,以至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词典部总编辑伯奇菲尔德(R.W.Burchfield)博士于1979年指出:EnglishpeopleintheEighteenthcenturyacquiredspecializedknowledgeofvariouskindsofChinesetea,andthepicturethatemergesisthatthegenericwordteabecomeslessfamiliarthanthenamesofvarieties.(18世纪的英国人深谙中国茶叶的各个品种,甚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