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营街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第一篇:营街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2010-2011学年营街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2010-2011学年,我校新教育实验工作坚持“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以“六大行动”为基础、重点抓书香校园建设、师生共同写随笔、晨诵课程,并着手有效课堂研究,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效益。一、新教育实验工作目标达成情况1、本学期积极推行“书香校园”,开展一次“师生共读共写”活动,教师“共读一本书”读书交流活动取得良好效果。2、晨诵课程基本铺开。3、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较好的提升。二、主要措施和经验(一)积淀内涵,营造书香校园1、教师读书活动。学校定出教师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并拨出一部分资金,添置一批教育著作及教育教学期刊杂志,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全体教师认真读书。同时鼓励教师博览群书,和学生一起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每个教师做到了每学期读好一本教育专著和一份教育教学期刊,并且写好一篇读后感,由教务处组织评比,并将其记入期末量化考核。2、学生读书活动。(1)经典厚实内涵。学校统一安排《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和《初中生必背古诗文》的内容,并分阶段安排各年级学生必背诗文内容,利用黑板一角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每周2首。(2)阅读润泽心灵。学校图书室继续做好图书借阅工作,各班继续经营好班级的图书角,鼓励学生交换身边的好书阅读。小学各班级利用已有的“儿童阶梯阅读”丛书做好童书阅读指导。各班在教室开辟“阅读天地”栏目。(3)读书节活动。学校于四月份举办一次“读书节”,要按年段有计划地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4)扎实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培养学生的卓越口才。在语文、英语每节课前开展三分钟演讲活动,训练学生双语口才;在科学、社会等学科开展课前“趣味科学知识抢答、科学家故事、身边的科学现象”等为主题的三分钟交流活动。学校安排相关考核与评比。3、搭建平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成为“国旗下讲话的主人”。改变过去国旗下讲话说教式的讲话形式,让教育生活化。期初定出主题,每个班级围绕各自的主题或用集体朗诵的形式达到了育与享受成功体验的目的。(二)走进经典,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专业阅读。要求教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加德纳、佐腾学等名家教育经典,并要求写读书心得。本学期学校为每个老师购置了朱永新的《新教育》,要求老师用心阅读,用理论指导实践2、专业反思。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每天反思,并记录教育教学生活故事,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都记下来,既可以是记叙,也可以是议论,还可以是抒情,内容、形式不拘一格。资料的积累为日后研究、总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学校要求教师每个月进行一次大的反思,并提供一份优秀的随笔,计入量化考核。三、新教育实绩实绩简述新教育实验使我校学生整体的学习风气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各类考试成绩稳中有升,特别是2011年的几次考试,学生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考出了可观的成绩。这离不开新教育实验,给全体师生带来新的观念和新的行动。四、存在问题及反思1、实验活动开展虽然看似比较热闹,但老师开始流露出应付的情绪,效果没有特别明显。这主要是缺乏一些理论的引导,实验氛围营造不够。2、学校新教师多,骨干实验教师少,需要加大培养力度。营街学校2011-6第二篇:学校2014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放飞新教育的梦想——2014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2015年1月26日放飞新教育的梦想——2014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共有教师118人,学生1838人,42个教学班。2013年底,我们就开始认真学习新教育的相关理念,并开始逐步渗透到我校的教学实践中。2014年春天,在市、区两级教育局的大力倡导下,我校成为滨州市新教育实验“师生共写随笔”项目基地,“构筑理想课堂”项目实验学校之一,新教育工作在我校全面启动。一年来,我们在新教育实验方面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教育理念。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教育理念。2013年底,我们开始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在全体教师对新教育理念基本了解之后,由刘少强校长指导,副校长郭长东负责,组织全体教师利用每周一的业务学习时间进行讨论活动,结合冯家一实的校情、学情和本学科的教学特点,探讨在本学科开展新教育实验切入点。2、成立冯家

猫巷****婉慧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