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藤野先生教案 第一篇:藤野先生教案藤野先生教学目标:一、理解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精神。二、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高贵品格的写法。三、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教学重点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1.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及反语的运用。2.对真正“爱国性”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现在我们再学习一篇回忆录《藤野先生》。这是鲁迅回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这篇回忆录与《回忆我的母亲》在写法上有所不同,文章带有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我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二、指导预习1.简介时代背景和藤野先生的有关情况。鲁迅是在1902年去日本留学的,1904年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当时正是中国积贫积弱、受列强欺侮的时候,腐朽的满清政府与列强鉴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理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一直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篇《藤野先生》中对弃医从文这件事情的原因也做了交代,这也是我们要理解的重点。关于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到东京学耳鼻科,以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开业。1945年8月11日逝世,终年72岁。2.本文是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主要叙事线索是鲁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怀念)。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或录音范读,并注意文章的结构层次,生字、词的读音和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语言。三、研习新课学生自主学习。1.指导学生划分文章段落,提示学生在分段时要抓住叙事线索。学生讨论后归纳明确:文章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写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感。第二部分(第4—35段)写作者在仙台与先生的交往。(主体部分)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作者离开仙台后对先生的怀念。2.重点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章节:●读§6-10。作者先主要从肖像入手写藤野。找出写藤野肖像(语言、语调)的语句。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耳闻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生活俭朴、严于治学(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严于治学的学者形象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这是我们、也是作者对藤野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看作者主要为什么讲了有关藤野先生和作者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透过这些我们会更深入的了解藤野的内在品质。)●读§11-23,找找看,一共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哪些事?用简短的语句给每个事件拟小标题,并说说分别体现了藤野什么品质:四件事:①检查订正讲义——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高度重视,对教学极端负责)②纠正解剖图——要求严格(也表现了事一的品质)③关心“我”教剖实习——热情诚恳④了解裹脚的事——求实精神(课文具体写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藤野治学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跳开没有直接写藤野的§24-31读§32-35与藤野告别。藤野的“悲哀”表明离别的痛苦,师生的情谊;赠照片、题词表明对友谊的珍视,令作者终生难忘。可略讲:学了6-23,我们可以在写作上借鉴一些要领:a.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不同品质。b.叙事应该有详略。c.上下文注意过渡。d.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3.读到此,我们更深的了解到藤野先生的为人,他真诚的关心这鲁迅,热情的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民族偏见。那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生回国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最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时怎么一回事呢?学生合作探究前面我们阅读的是直接些藤野先生的章节,文中还有一些内容事件是没有直接写到藤野先生的,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太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即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都是由于强烈的爱国主义。1.第一部分写作者在东京的哪些所见所感?(1)研讨分析明确:①作者在东京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思想腐朽、不学无术,整天不是逛公园、赏樱花,就是学跳舞。正在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对他们的这种思想行为十分厌恶,不愿与他们为伍。所以文章一开头就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秋花****姐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