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西学中体会.docx / 文档详情
西学中体会.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万字
约18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西学中体会.docx

西学中体会.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学中体会

第一篇:西学中体会西学中体会尊敬的:盛夏五月,我参加了医院组织的西学中培训课,不知不觉两个多月已经过去。尽管时光飞逝,中医却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作为一名西医院校毕业的医生,对于中医我一直知之甚少。来到河南省中医院工作之后,虽然每日接触中医,却因工作繁忙,并不能静下心来去好好了解中医、学习中医,这也一直是我心中一大遗憾。随着医院对西学中学习班的开展进行,不仅弥补了我的遗憾,更让我从内心经历了一次中医的洗礼。一,思想的转变:中医之不同于西医,于我感触最深之处,在于它的观念。中医观念,是一个中医师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技能,在临床上遇到一种病症,或者某个治疗思路,能从中医的角度去思考,从中医的治法治则去着手,这便是最基本的中医观念。中医的思想源于中国古老悠久的文化,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凝聚和升华。透过中医,我们看到的不是简单的病症,更多的是一种法,一种道,一种自然万物都在遵守演化的规则。所以我深切的感触到学习中医对我思想上的改变,让我开始感受大自然,感受天人之间微妙的联系和感应,让我觉得人不再是单独的个体,疾病也不仅仅是一个症状、一纸诊断。二,工作的转变:中医的辨证方法,虽有万千变化,却都因人而定,特别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在这一点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一点,让我在疾病的判断中受益无穷。比如临床上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的时候,我开始试着去改变之前的一些“对症治疗”,会去摸一摸、按一按,问问患者的感受,再问问“得温如何”、“得寒如何”?通过摸、按后患者诉减轻或是加重,可以判断病证的虚实;通过得温与得寒后患者诉舒服或难受,可以判断病证的寒热,这样就从大的方向上对这个病证的诊断有了把握,下一步的治疗也便有了方向性的指导。这些都是中医带给我的珍贵经验。三,生活的改变:学习中医,让我慢慢感受到中医早已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一日三餐,还是行坐卧眠等等,都倒映着它的身影。而这些发现总能让我受益无穷。比如老人常言:“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是在告诉我们夏天阳气行于上,阴气藏于下,人贪凉睡于石板之上,阴气会随之侵入人体,伤人阳气。又比如在饮食方面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冬天天寒地冻,阳气潜藏,寒性凝滞,人的气机容易受遏,而萝卜恰恰是行气除满之物,能助人恢复气机。而夏天暑湿弥漫,伤于表则郁遏阳气,伤于里则湿热泄泻,所以要用生姜来助阳发散,祛除暑湿。而许多人都觉得夏天应该多吃清凉解毒之物,来对抗暑热。其实按内经的说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因为夏天自然界的阳气充盛,人应该借助于外界阳气的充盛,来补充自己体内的阳气。所以夏天才应该是进补温药、充实人体阳气的好时节。这也是为何会有这么多人出现“空调病”的原因,其实就是人在需要补充阳气的季节,不仅没有好好利用,反而背道而驰,过分贪凉伤及人体阳气。本来夏季人体腠理大开,一者借汗出以排出邪气,二者与外界阳气交通。空调温度过低,寒湿之气随腠理而入,自然就“伤人不浅”了。所以,中医不仅仅教会我如何治病救人,与此同时,还教会了我如何更好的生活。于人于己,皆有所宜,这便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吧。总之,经过这次的学习,不仅仅提高了我的中医知识水平,增加了我对中医的兴趣,更改变了我的思想观念。我也特别感谢医院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和环境,让我们去接触中医、学习中医、感受中医。这不仅仅是医院对我们“西学中”医生们的关怀,也必将是对中医未来发展所做出的影响深远的贡献。我们定不负院领导所望,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争取把中医与西医灵活的结合到一起,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为医院增加更丰富的救治方法,为病患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推动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快速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谢谢!第二篇:西学中心得西学中的体会中医学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医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由于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南北朝,
查看更多
光誉****君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西学中体会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