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安交通大学简介 第一篇:西安交通大学简介西安交通大学简介一、交大概况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等9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主校区位于十三朝古都的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占地面积3849亩,建筑面积175.5万平方米,钱学森图书馆藏书447万册。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共覆盖国家重点二级学科37个,国家重点培育二级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5个。在7个学科门的27个一级学科、154个二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9个学科门的45个一级学科、242个二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和3个临床教学医院。二、校园环境西安交通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现有兴庆、雁塔和曲江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849.84亩,各类建筑总面积176.23万平方米。坐落在兴庆校区的“钱学森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阅览座位3518席;图书馆累计藏书447万册(件),报刊10053种,现刊4089种。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252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近28639种,电子图书107万册。15种百年以上历史的世界著名期刊。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与校园网、CERNET和Internet连接,校内外用户均可通过远程终端或互联网访问。学校有具备国际先进大学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学校奖助体系完备,本科生年度奖学金达1200余万元,年发放助学贷款1440余万元。学校设立的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基金,每年额度5000万元左右。学校还建有现代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学校建有条件良好的现代化学生公寓及学生综合餐厅,有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江泽民学长题写的“思源学生活动中心”,有设施先进的体育运动场,有学科门类齐全、设备精良、拥有4004张床位的教学医院。三、历史沿革新中国成立后,国立交通大学从原国民政府交通部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的需要。随后交大全体师生在校长彭康率领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承担历史使命,全校行政机构与大多数专业科系师生、全校所有档案文献、历史典藏均全部迁往古都西安新校址。西安交通大学历史沿革:18961906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ImperialPolytechnicCollegeoftheCommerceMinistry(上海Shanghai)19061912南洋大学堂NanYangCollege(上海Shanghai)19121922交通大学上海学校NanYangCollegeofChiaoTung(上海Shanghai)19221928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FirstChiaoTungUniversityoftheCommunicationsMinistry(上海Shanghai)19281946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NationalChiaoTungUniversity(MainCampusinChongqing)(重庆Chongqing)19461957交通大学JiaoTongUniversity(上海Shanghai)1957现今西安交通大学Xi'anJiaotongUniversity(西安Xi'an)1956年~1959年之间,为支援西部建设,学校抽出主体西迁至西安。1959年,为支援西安、上海两地的建设需要,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西安本部与上海分部分开单独建校。四办学模式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现了办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学校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2+4+X”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2006年始,西安交大在国内高校率先实行“书院制”,全体本科生进入书院。书院和学院的“双院制”培养模式为学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7年,学校创办“钱学森实验班”,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创办医学“宗濂实验班”,探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兴建了旨在发展学生科技兴趣爱好、鼓励发明创造的“工程坊”,鼓励学生“小发明、大创造”。2010年,学校首届“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开课。作为目前国内仅有的两所开办“少年班”教育的高校之一,西安交大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宽松的学习氛围,强大的师资配置,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五、师资科研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设有20个学院(部)、8个本科生书院和8所附属教学医院。现有在职教职工5616人,专任教师2214人,教授、副教授1500余人。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两院院士21名,其中12名为双聘院士。国家教学名师5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3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中青年专家15名,教育部“新世

书生****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